第三卷 军中耀武 第201章 杀良冒功

    第三卷 军中耀武 第201章 杀良冒功 (第1/3页)

    于飞带着大军,一路向亳州去。沿路灾民不断,一群群人,男女老幼皆有,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看见大军过来,立时哭喊一片,惊慌四逃。道路上,尽是丢弃的家什杂物。

    越往东走,灾情越重。所见村庄集镇,房倒屋塌、人迹寥寥。田里的庄稼,也少有人打理。这一场地震,毁了无数人家。

    大军行走半日,路过一处村庄。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河边立着巨大的水车,犹自轰轰转动。村庄颇大,屋舍连绵,虽倒塌了不少,但依然能看出,这个村子很是富裕。

    村子原本不少人,但见大军过境,呼呼啦啦跑的干净。

    于飞站在村口,很是纳闷儿。进了亳州地界儿,这样的情形,他已经遇见多次。百姓见到大军,无不是万分惊惧,转身就逃。一身禁军的服色,竟像是恶鬼一般,让人胆颤?

    大军没有进村,从村外绕行而过。于飞沉吟半晌,翻身下了马,直向村里走去。他想找个人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亲卫要跟着,被于飞止住。百姓怕兵,这么多人跟着,能问个啥?

    在村里溜溜达达,四处踅摸了一番。村里的人,并未跑远,只是躲在房屋背后。见只于飞一人,又是个孩子,就有胆大的跳出来,指着于飞问道,“你们哪里来的兵?”

    “咱们从京兆府来,去沂州平叛。”于飞笑嘻嘻的说着,也不嫌脏,找个土堆坐下。掏出个酒壶,递给问话的人。

    问话的人,三十多岁,衣服穿得周正,像是有些身份。接过酒壶看看,拔开塞子一晃,顿时酒香四溢。

    旁边的房后,藏着几个孩子。见于飞不大,也钻了过来,盯着于飞的军服看。有个小子,问道,“你们杀人不?”

    “杀人?杀什么人?”于飞听不明白。

    “官军发了疯,到处杀人。”中年人说道,“前面几个村子,能跑的跑了,跑不了的,都被杀光了。”

    “啊?”于飞大吃一惊,紧着问道,“为何杀人?”

    “哎。”中年人长叹一声,也在土堆坐下。村外的大军,依然在行进。队列齐整、刀枪森然。虽说心里害怕,但至少,这些军兵,没有进到村里来,是以稍稍放松。

    “到底是何事,还请大叔告知。”于飞说道。好好的,禁军怎敢杀戮百姓?真是失心疯了么?

    “这是造孽啊。”中年人一拳砸在墙上。

    这个村子,名叫小王庄,村里大多都姓王。中年人叫王钏,是本村的保正。小王庄富裕,人丁兴旺,已有四百余户。

    按照大宋律法,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王钏颇有能力,被村民推举,担任保正。

    沂州兵乱,小王庄也听到消息。只是离得远,不当回事。但兵乱越闹越大,十数日间,席卷京东路。百姓开始害怕,有些身家的,都往大城里逃。大城坚固,总是安全的多。

    正这个时候,四村八寨,一下多了陌生人。这些人很和善,对贫苦人家又送粮、又送钱,劝人供奉弥勒。言道,乱世将临、刀兵无情,只有信奉弥勒,才能保佑平安。百姓愚钝,听说有兵祸,人人惊惧。一时间,信奉弥勒的,不在少数。

    王钏读过书,又常与官府来往,有些见识。凡是进村传教,皆被驱逐出去,不许村民供奉弥勒。那些人也不强求,转身去了别处。

    时隔不久,兵乱越发势大。正这时,天降灾难、地龙翻身。一霎时,整个京东路,混乱一团。当地不少官府,已被叛军杀尽。叛军扬长而去,此时受灾,却是无人救助。

    更有盗匪山贼,趁势大肆抢掠。受灾百姓雪上加霜,真格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百姓聚集在衙门前,望天祈求,渴盼朝廷天恩,派来大军平乱,救助百姓度过难关。

    不几日,果有官军到来。官军从青州来,与叛军几次对战,皆是大败,被叛军四处追杀。无数的百姓,被叛军裹挟,呼啦啦向南而去。无论如何,跟着叛军,多少有口吃食。

    叛军一走,官军又杀了回来。不过这次,官军发了疯,不问青红皂白,冲进村寨,见人就杀。无数百姓,枉死官军刀下。

    “连杀带抢,比盗匪更甚。”王钏泣不成声。

    “这群混蛋。”于飞暴怒,一拳击在墙上。只听轰隆一声,整面墙四分五裂,倒成一堆废墟,烟尘弥漫。

    村民吓了一跳,霎时躲开远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