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舍身挡箭

    第211章 舍身挡箭 (第1/3页)

    突兀一蓬箭雨,撒进了树林。在场之人,除了十名女子,都是久历战阵,对箭矢的厉啸声,极为熟悉。电光火石间,罗盛长刀斜撩,挑飞了一支箭矢,一声大喝,“趴下。”

    王元下意识前扑,一把抱住身前女子,连着几个翻滚,拖着吓傻的女子,躲在了一棵大树后。箭矢“咄咄”连声,眨眼间,树干上插满了箭矢,白色的箭羽,犹自颤动。

    林子里,已倒下十多人,惨叫连声。

    军兵本在外围,又举着火把。这一轮箭雨,大多冲着他们。随着罗盛的喝令,军兵趴在了地上。手里的火把,远远抛了出去。借着火光,隐约能看见,林子的北边,人影绰绰。

    一帮女子,听到罗盛喝叫,早趴在了地上。

    王元的手下,都是绿林出身,身手高强。临敌预警,反应比军兵还快。身形一阵纵跃,大多都躲到了树后,更有几人,翻滚之际,一把抓起了兵刃。趁着混乱,汇集到王元身侧。

    “第一都听令,列阵,挡住敌人。”罗盛高声喝令。

    趴在地上的军兵,噌噌跳起,一个个半弓着身,手握长刀,向林子北边疾进。越过一众女子,横列一排,半蹲在地。

    十数名军兵,正挡在女子身前。

    “快,躲到树后,不要露头。”罗盛大喝。

    罗盛很清楚,一轮箭雨过后,必是又一轮箭雨。他仓促间,能想到的办法,只能是军兵列阵,挡住箭雨。争取到一点时间,让这些女子,躲到更安全的地方。

    “嘭,嘭。”弓弦震响,又一轮箭雨,迎头撞来。

    所幸,林木密集。大多箭矢,都被树木挡住。一连声闷哼,军兵几乎人人中箭。十数人,紧紧靠在一起,硬撑着不倒。

    身后的女子,安然无恙。一个个踉踉跄跄,爬到了树后,望着中箭的军兵,哇哇大哭。罗盛早红了眼,箭雨稍稍一顿,他已经纵身而起,直向北边扑过去。

    有军兵站了起来,追着罗盛,向前冲出去。

    此刻,林子外围,马蹄骤然轰动。

    王元躲在树后,瞪大了眼睛,浑身都在发颤。

    肯舍了自己性命,为一帮妇人挡箭。面对死亡,义无反顾。这样的军兵,他从未见过。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他身边数人,与他的神情一样,早看的脸色涨红。

    生死之际,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才是好汉子。

    王元突的跳起,一声厉喝,“帮他们。”

    王元抓起长刀,纵身跃出。身后七八人,拎着刀剑,紧跟着王元。奔跑中,已形成锋矢阵型,直冲向林子北边。

    这一片树林子,南北两端,不过百十步。骑兵一个冲刺,就到了敌人眼前。长刀横架马过梁,一趟而过。霎时,敌群惨叫连声,扔了手中弓弩,四散而逃。骑兵兜了个圈子,返身继续追杀。

    骑兵守在外围,注意力都在林中,防着贼人逃脱。谁料想,敌人从北边摸过来,竟钻了空子。听着林中惨叫,骑兵心中恨急,下手自是凶狠毒辣。敌人被杀的胆寒,却逃不过快马。

    偷袭的敌人不多,只有四五十人,个个手持弓弩。

    监视王元的人,发现了罗盛骑兵,立即向北急窜。奔出四五里地,正撞上刘文山。刘文山带兵疾行,还是略晚了一步。想要灭杀王元和那些女子,就得连罗盛的骑兵,也一起干掉。

    刘文山犹豫了,击杀禁军,这罪名可不轻。但就此放过,刘文山极不甘心。此次一旦放过,恐怕再无机会。况且,范家村之事,万万不能泄露出半分。不然,陈执中的麻烦不小。

    身为幕僚,不能为主人分忧,留之何用?

    刘文山左右盘算,终是自家富贵,占了上风。明着杀禁军,当然不行,但是暗着来,哪个能知晓?立即下令,选出一都弓箭手,全换了百姓装束,迅速潜去树林,冷箭袭杀,一个不留。

    树林的北边儿,紧挨着一处丘陵。丘陵低矮,藏不住大军。但是此刻天色将晚、昏暗不明,又是小股人马。一路摸到林子边,竟没被警戒的骑兵发现。林中燃起火把,正成了箭靶子。

    此际,骑兵一通冲杀,箭手死伤大片。鬼哭狼嚎,四窜逃命。正这时,罗盛十数人,从林中杀了出来。

    一个个凶如恶煞,嘶吼着追杀敌人。

    罗盛一路砍杀,死追着不放。两三里地下来,四五十号敌人,只剩下寥寥三四人。这三四人,早吓破了胆,亡命飞奔。但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不一时,全被追上。

    杀光了敌人,罗盛终于止步。旷野的风一吹,稍稍冷静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此时,才发现身上,早被血水浸透,浑身疼痛难忍。也不知身上,受了多少伤势。

    “敌袭。”有骑兵高声示警。

    罗盛腾的站起,举目看去。月色下,原野一望无际。离着五六百步的距离,大队的骑兵,如巨浪一般冲来。略一估摸,怕是不下三四百人。罗盛大吃一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