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不平则鸣

    第213章 不平则鸣 (第1/3页)

    青州,益都县。

    安抚司衙门,大门紧闭。门外,拒马横陈,重兵守卫。

    离着数十步,是一条东西大道。此时,道路上挤满了人,群情激奋、声音嘈杂。好似益都县百姓,全涌到了这里。

    一日一夜间,巡检司屠杀百姓,已传得尽人皆知。

    巡检司口碑极坏,平日欺男霸女,人人嫌恶。

    如今,杀良冒功、屠村灭户,彻底激怒了百姓。文人士子、贩夫走卒,无不愤慨。堵住安抚司大门,声讨巡检司恶行。

    陈执中猝不及防,一时失了计较。

    这事很是隐秘,没有几人知道。范家村的幸存者,只要设法除去,神不知鬼不觉,自然万事大吉。即便种玉昆揭破,那也是死无对证。借狄青向范仲淹发难,他们有口莫辩,只能认栽。

    刘文山去了临沂,还未有消息传回。

    在这个节骨眼,范家村之事却漏了光,一下子满城皆知。

    这对他而言,不啻晴天霹雳。

    此前,他唱念做打,为巡检司讨公道。一番苦情戏,博得天下同情。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到头来,竟是自掘坟墓。

    屠杀百姓之事,太过酷烈。不用几日,怕是天下轰动。到时,士林口诛笔伐,自己身处风口浪尖,还有脸活着么?三十年官声,一朝丧尽。陈执中后悔难当,心中绞痛。

    但他的心里,极不愿认输。因为弹劾狄青,好处多多。

    搬倒了范仲淹,新法自然消亡。到时,朝中无数官员,都要承他的人情。登堂拜相,只是迟早之事。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就此错失良机,怕是肠子要悔青。

    但是此事,生出了变数。

    一旦刘文山失手,范家村幸存者,就是最要命的证人。

    此时,面对汹汹民意,如何处置巡检司,变得至关重要。得不到刘文山消息,他不敢确定,自己以何种态度,处置巡检司。偏左或偏右,结局将完全不同。

    随着时间过去,巡检司屠杀百姓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向四面八方。民间怒火,熊熊而起,情势愈演愈烈。

    安抚司身为上官,自然首当其冲。

    书房中,陈执中脸色狰狞。患得患失,犹豫难决。

    “禀报相公,益都县求见。”门外有人禀报。

    “不见。”陈执中甚是烦躁。忽的,一个转念,“等等。”

    “让他进来。”陈执中冷静下来。

    不一时,益都知县单勤,被带进书房。单勤不是一人来,他的身后,跟着大群乡绅。不过,他们资格不够,还进不了书房,只能等在门外。单勤见到陈执中,躬身施礼,很是恭敬。

    “学生单勤,见过恩师。”单勤说道。

    “嗯,仲勉来了。”陈执中脸色淡淡。

    “恩师,巡检司屠村灭户、人神共愤。然官法如炉,岂能任由行凶者逍遥法外。本县一十八位乡绅,联名恳请恩师,查明范家村真相,严惩杀人凶手。维护纲纪,告慰亡灵。”

    陈执中心中一跳,猛然间醒悟。

    自己又不是凶手,何苦惴惴?刘文山得手,自然一切顺遂。巡检司屠民,一句查无实证,自能压下舆论。若没有得手,自己依从民意,严惩凶手,仍然不失青天之名。

    身为上官,顶多失察之罪。只要及时补救,平息百姓怒火,未必不能保全自己。只要自己不倒,即便放过狄青,那又如何?今后,有的是机会。自己关心则乱,却是钻了牛角尖。

    被单勤点醒,陈执中心情大好。

    这个单仲勉,果然通透,陈执中暗赞。此时此刻,带着乡绅求见自己,却不是请愿这么简单。这些乡绅,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