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勒令回京

    第226章 勒令回京 (第1/3页)

    韩琦宣抚陕西,当然想用狄青。狄青的战力,西军首屈一指。大小战事上百场,战无不胜、功勋卓著。在西北之地,只有种家军,可堪与之一比。至于其他部队,不在韩琦眼里。

    尤其是这两年,部队开始更戍。大批京城禁军,换防西北、守御边境。朝廷的用意,是要锤炼禁军。但这帮禁军,早已骨软筋酥,骑不得马、拉不开弓,偏偏还是大爷做派。

    战事稍不利,撇了主将,自己先逃了。

    这样的兵,谁敢用?

    在韩琦眼里,商州之乱,不过草莽乌合。然而,数万大军,竟不能敌?不仅不能战胜,相反,一个个闻风而逃、丢盔弃甲。丢弃的盔甲军械,倒是装备了贼寇,使之愈发势大。

    贼寇连战连捷,兵峰逼近洛阳,竟无人可挡。

    韩琦有两个选择,其一,调种世衡;其二,调狄青。

    种世衡如今,正在环州筑城。细腰城,建在环、原之间,位于羌人之北。一旦筑起,就像一根钉子,钉在宋夏边境。截断道路、控扼河谷,康奴三族,失去西夏支持,只能降服。

    如此要地,西夏不会坐视。频频派兵袭扰,阻挡建城。如今,细腰城尚未筑起,战事却是不断。此时的种世衡,不仅与西夏对战,还得防着康奴三族。殚精竭虑,分身乏术。

    如此情势下,能调用的人手,只有狄青大军。在韩琦想来,狄青大军一到,商州指日可平。因此,他奉旨宣抚陕西,头一件事,就是调狄青回来。既能解救狄青,又可建功立业。

    却不料,狄青被派去潭州平叛。

    桂阳监,冶矿铸钱,素为国计所重,万不能有失。

    峒瑶之乱,已愈演愈烈。近十万的峒蛮,冲出深山、纵横杀戮。向南,蔓延至粤之连阳,西旁及广西,向北,已攻到潭州。

    平叛的禁军,派出一拨又一拨。奈何,不是峒蛮敌手。峒蛮,在禁军的眼里,那就是一群恶鬼。身上、脸上,都纹着怪异的图案。披头散发,嗷嗷嚎叫。还未对战,已经胆寒。

    至今时,已无人能制。潭州以南,一片血海。

    因此,狄青被派去潭州,韩琦无可奈何。南边儿的乱摊子,也只有狄青大军,才有能力镇压。至于商州之乱,韩琦不以为意。他的手里,还有一支奇兵,被他寄予厚望。

    “臣韩琦,请调平戎军,赴商州平乱。”

    当日,韩琦说出此话,整个朝堂上,霎时落针可闻。

    现今,谁还不知道?平戎军的主将,就是二皇子殿下?

    朝臣们一个个,侧目瞅着韩琦,等着看热闹。皇帝一天三诏、日催夜催,急着要见儿子。你可倒好,一杆子给支到商州去。竟让二皇子去平乱,不知兵危战凶么?太不懂事了吧。

    不见皇帝陛下,已经满面寒霜、眼神如刀?

    大宋历代皇子,从未有领兵先例。即便加武职,也是遥领。说白了,就是挂个职,却不用上班。当然,也没有兵权。比如说,霹雳军都统制,只是个名义。实际领兵之人,却是秦征。

    但是阴差阳错,于飞化名种玉昆,官拜宁远将军,授都指挥使之职,领平戎军主将,正儿八百的从五品武官。麾下三十个指挥,重兵在握。放眼整个大宋,惟有此一例。

    皇子不能领兵,但种玉昆可以。

    皇帝不傻,一转眼,看透韩琦用意。掌握兵权的皇子,与普通深宫皇子,能一样么?韩琦此番,是要坐实皇子领兵。于飞一旦平定商州叛乱、搏下军功,其分量自是不同。

    韩琦倾向二皇子,皇帝心中清楚。但是在朝堂上,摆明立场、支持二皇子,却还是头一遭。皇帝的心里,莫名一阵烦躁。双手抓着龙椅,恨恨瞪着韩琦,半晌也不肯表态。

    三皇子势大,谁都看得出。当然,皇帝也看得到。

    如今朝堂之上,怕有半数之人,都是朱家的常客。明里暗里,已经连成一气。进则同进,退则同退。隐隐之间,已成一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