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为脑奔波为脑忧

    第160章:为脑奔波为脑忧 (第2/3页)

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小鼠中间,那些没有EP2受体的小鼠在日渐衰老时,极少出现记忆问题。

    阿兹海默症患者可能是陷入了记忆过多的境地,这个转折看起来自相矛盾,实则有几分道理。

    由于不需要的、无关的信息涌了进来,妨碍了阿兹海默症患者物体识别能力。这个结果表明阿兹海默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记忆问题,甚至还能指明方向,来帮助阿兹海默症患者过上更正常的生活。

    大多数人认为阿兹海默症是一种记忆故障,使得患者无法回想起几分钟前刚说过的话,虽然阿兹海默症患者确实表现出引人注目的记忆障碍症状,但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

    耳朵附近有被称为鼻周皮质的脑区,该脑区损伤会引发健忘的症状巴伦斯和同事发现,这类患者在识别物体时也会有问题。

    在研究中,让两名这种类型的阿兹海默症患者评估一系列图片,是两种物体——不规则斑点以及独特的线形图案,物体有不同的旋转度,要么完全相同,要么略有不同。

    最初,在判断两个物体是否相同的时候,阿兹海默症患者的表现同记忆正常的人一样好。但随着实验进行到后来,阿兹海默症被试者的表现开始崩溃。

    他们表现很好,真表现很好,然后突然,就像是跳闸了,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排除掉其他的可能性之后,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了所谓的“疯狂的悖论”来解释这种崩溃:记忆太多了。被试者看到的物体越来越多,而来自之前图片中的对于物体无关特征的记忆开始堵塞大脑的运作,对当前的任务造成干扰。

    这些干扰性的记忆并不是对于完整的物体的记忆,相反,问题似乎是多个物体共有的微小特征导致的,比如说线的斜度,或者底纹图案等等。

    当研究人员去掉了一些共有的特征,阿兹海默症被试者的表现又反弹上扬了,表明有关物体构成要素的记忆实际上妨碍了行为表现。

    对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这些精细的细节可能不会在他们的头脑里结合成为一个清晰连贯的物体,这种缺陷能同时解释记忆问题和物体感知问题。这些阿兹海默症患者拥有记忆的碎片,但他们不能把其结合到一起。

    头脑里无法形成这种形象的人就不能识别出物体,之后也不会记得。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合,似乎是在曾被认为主要用于记忆的脑区鼻周皮质进行的。

    这些结果模糊了大脑里记忆和感知之间的界限,认为感知和记忆是不同的观念,是种大众心理学。

    这个新研究及其他类似的研究都表明,大脑的记忆系统和感知系统可能完全就是一回事。

    简化环境,比如说把多个复杂的遥控器变成一个简单且独一无二的遥控器,也许能帮助到一些阿兹海默症患者。我觉得这很令人鼓舞,因为这意味着认知有恢复的可能。

    婴儿的大脑就像吸水的海绵,啜饮词语,弄清面容,了解哪个东西好吃,哪个难吃。有关这世界的信息涌进年轻的大脑,开始雕刻出我们成长的痕迹,像是激流冲过柔软的石灰石。

    随着外部世界不断雕刻成长中的大脑,神经元间的重要连接变成了大河,而较小的没用过的支流就默默消失了。

    经年累月这些大脑连接定型,如同在大理石上蚀刻出的图样那般不可磨灭。

    比如说,可塑性强的大脑系统会让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一门语言,而为了让大脑定型,系统放弃了速度和力量,可塑性消失了,刚性出现了。

    在完全成型的大脑中,信号会毫不费力地到处传播,会很快就做完寻常的工作。成人大脑是效率大师,但却失去了孩童时的勃勃生机。

    但成年大脑不必非得保持这种僵硬的状态,用神经炼金术,可让大脑从刚硬的大理石重新变回柔软的石灰岩。

    这种蜕变的潜能,刺激了科学家的灵感,如今他们在说头脑有重塑自身的能力。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已经找到方法来软化石头,重新找回失去的魔力,那是年轻大脑特有的魔力。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变化,其重大意义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虽然这项研究仍处在早期阶段,但研究表明,解开束缚住脑细胞的结构、打断分子停止的信号、微调神经细胞活性的技术,都能让大脑重新焕发年轻的光芒。

    科学家已经尝试去逆转视觉障碍患者的大脑的刚性,增强所谓的“可塑性”,人们曾经认为,那在成人身上是不可逆的。

    这些工作并不是在神经系统上进行的徒劳的活动。研究人员希望,具有可塑性的大脑能在中风后复原,能抗争衰老带来的视觉退化,甚至还可能修复断裂的脊索。

    童年的终结——这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的好时节——不需要消除大脑改变自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