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六十七章:气机相斥永不见

    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六十七章:气机相斥永不见 (第1/3页)

    吴用回望长街,只见公孙胜已经杳无踪影,不禁暗自羡慕,他们那些修道者的神通。

    他千方百计劝说公孙胜,不要以奉诏入京的名义,进入皇城司,乃是刚刚得知中旨的时候,就有的想法。

    不过在郓城县中,他的这个念头还不怎么清晰,经过了一路上苦思冥想,才逐渐慢慢地完善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他并不是十分清楚,公孙胜对于这个方案的认同,究竟有几分?

    直到方才公孙胜甫一发现了晁盖的踪迹,二话不说,直接飞身离去之际,吴用才终于下定决心。

    这是因为公孙胜的道人身份所决定的。

    毕竟相比起进入皇城司中,成为一名朝廷的官吏,在人身自由的方面来看,自然不如能够成为天人跟前的一名红人。

    君不见如茅山刘混康,龙虎山张继先等道教的修道者,虽然也受天子的征召,不得不入京觐见天子。

    然而一旦风头过去,这些人就会向天子自动请辞,再次返回到山门之中,坐观风云。

    进入皇城司中,成为朝廷的一名官吏,乃是完全附属于朝廷;而以道人身份,成为受宠的红人,则是客卿的身份。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要是大宋境内的任何一人,名义上都是大宋天子赵佶,统治下的臣民。

    但作为出家人,佛道两教名下的修道者,本身就具有超然的地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世俗的拘束。

    正是因为如此缘故,每次发生动*乱的时候,佛道两教就会因为教义的原因,往往会成为普通百姓的寄托,大幅度地投身到两教当中,躲避乱世。

    于是两教的势力,往往在不经意间,会得到猛烈膨胀,影响到后来朝廷的统治。

    接下来就会发生喜闻乐见的灭佛,灭道的大事件。

    吴用以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为理由,劝说公孙胜,就是为了帮助自己,寻找一条脱身的退路。

    天子突然下诏,号召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入京的事情,处处都透露着诡异。

    如果不是公孙胜一直和他们在一起的话,吴用说不定,还会怀疑公孙胜和天子,或者说朝廷早已经勾搭成奸。

    否则哪里会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公孙胜刚刚和他,还有宋江说起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事情,天子的诏令就来到了郓城县。

    而公孙胜对于晁盖的态度,则让吴用的怀疑心态,变地不再如最开始那样强烈。

    公孙胜自然不知道,吴用对自己的怀疑,不过他自持身正,就算知道了这事,也只会哂然一笑。

    对公孙胜而言,如果他并非是天闲星转世的话,他可不想和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们产生什么瓜葛。

    罗真人早就告诉过公孙胜,这是一个迟早会死人的天坑,让他越早脱身,偿还因果越好。

    为了能够偿还这具身躯本身带来的因果,公孙胜才不得不陪着宋江吴用等人,来到东京汴梁城。

    而吴用提出的建议,恰好十分符合公孙胜的心意,双方可谓是一拍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