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八 辛弃疾再也没有回过头
六百五十八 辛弃疾再也没有回过头 (第1/3页)
元宵节期间,宋人往往喜欢用烟火助兴,宫中、民间都放烟火,吸引游人仕女。
宋人庆祝节日的烟火爆竹种类繁多,有西瓜炮、采莲舫、赛明月等二十多种烟火炮仗,夜间燃放,绚丽多彩,叫人眼花缭乱,好不快活。
除了烟火爆竹,更有社火游街、唱歌跳舞、耍杂技等文艺活动在临安城大街上的某处开演,引得游人纷纷侧目,演到精彩处无不大声叫好。
这里头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舞鲍老】,舞鲍老是一种头戴面具的舞蹈,动作模仿傀儡,滑稽可笑,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很快推广开来,参加者非常之多。
辛弃疾跟着密探前往舞鲍老的台子前,跟着周围群众围观台上滑稽演员们的滑稽表演,看着那滑稽的动作,和各种各样滑稽的声音,不由自主的便会被逗笑。
一笑便是大家一起笑,一阵哄笑,气氛热烈,欢快不已,辛弃疾也跟着人群一起拍手鼓掌,放声大笑。
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的快乐,文人雅士也有文人雅士的风流,文人雅士们在元宵节更喜欢猜灯谜活动。
一盏一盏亮堂堂的灯笼下贴着有趣的灯谜,文人雅士带着女眷,解开一个个灯谜,在女眷面前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学和风度,至于猜中之后那小小的礼品,权当是助兴的添头。
比起这些,元宵节最值得一看的、为整个节日提供最大程度氛围的,当属花灯。
花灯的灯光点亮了夜幕降临之后的街市,让人们即使没有阳光也可以自由行走,整个临安城那么大范围的灯光,一夜下来,不知要燃尽多少灯笼、蜡烛。
宋代花灯制作工艺较之前朝大大提升,灯具革命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的巨大变革。
除了寻常各式彩灯,宋元宵节常见的还有灯山,即在棚上张灯结彩堆叠成山林,上面绘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远远望去如梦如幻,近观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民间如此热闹,赵宋皇室当然也要奉行与民同乐的祖训,快快乐乐的参与到这盛大的节日之中。
作为最高技术力拥有者的赵宋皇室在皇宫内搭起的灯山自然更为奇特,还创造出了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
赵宋皇室搭建的灯山上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手指能自动喷出五道水,夜色之下,明亮灯光之中,五道水流喷涌而出,晶莹剔透,宛若神迹,此情此景,如何不让宫中贵人们沉醉其中呢?
赵家皇帝观灯的仪式称为踏五花。
正月十四这天,赵家皇帝要带着文武百官先去五岳观的迎祥池。到了灯山,皇帝的御撵要围绕灯山转一圈,倒着观灯,所以叫踏五花。
然后皇帝要在御楼的东西角楼宴请近臣,此时节,宫门内外都被装扮成了灯的海洋,明亮无比,不仅让近臣观看,还放任民众自由观看,彰显皇家气度。
平日里高不可攀的皇帝只有在这一日变得无比亲民,甚至会特意登上城楼,与近在咫尺之间的百姓们见面,任由百姓们瞻仰皇帝的容颜。
每到此时,观看皇帝容颜的百姓总是特别的多,宫城之下几乎没有人们落脚之地,乃至于盛事散去之后,很多人都是被人流挤着离开此处,脚不沾地。
最后有些人丢了鞋子,有些人丢了帽子,有些人衣衫不整,叫人看了还以为做了什么苟且之事,相当滑稽。
辛弃疾对赵宋皇室不感兴趣,对赵构也不感兴趣,他不想去看赵构那张惹人生厌的老脸,他就去了众安桥边上的美食一条街。
此时此刻,这里也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的灯火较之其他商业街要更加密集、明亮一些,使得街道上亮如白昼。
辛弃疾便带着护卫们挤入了这人山人海之中,看着街边诱人的美食,闻着诱人的香气,腹中馋虫当即开始造反。
辛弃疾忍不住了,开始掏钱消费。
撒子香脆,来一份嚼嚼。
酥黄独味美而鲜,不可不尝。
十色花花糖甜美可口,哪能不吃?
澄沙糕软糯香甜,岂能错过?
蒸饼香气扑鼻,我的最爱。
八宝饭入口即化香甜宜人,不吃不是人!
辛弃疾这旺盛的购买欲望和食欲让密探看傻了,但是看了看辛弃疾高大的身材和健硕的身躯,他忽然感觉辛弃疾那么能吃也不是不能理解。
那么强壮的身躯要是不吃多一些,怎么扛得住巨大的消耗呢?
辛弃疾完全释放自己的食欲的同时,跟着一起来的护卫们也在辛弃疾的允许之下开始了大吃特吃,连带着密探也觉得前所未有的饥饿,这些早就吃遍的美食忽然间又变得可爱起来。
那就吃它一顿好了。
于是密探也化身食中饿鬼,大快朵颐起来。
辛弃疾吃下最后一口八宝饭,觉得口中甜腻,咂咂嘴,便看见街边有卖羊脂韭饼的。
此时他虽然感觉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嘴巴还想吃,虽然觉得晚上吃太多不好,可是见着如此盛况,不大吃一顿似乎对不起这一次南下。
想了想,觉得也是难得,来都来了,何苦压抑自己?
于是他就决定再来一份羊脂韭饼中和一下口中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