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戴术士

    第一百四十九章:戴术士 (第2/3页)

之前,庾亮曾经信誓旦旦,甚至为此定下了军令状。

    她慌里慌张起来,想要去寻找圣人,可是看着跪在地上的一脸彷徨的宫人们,又忍不住明白了自己才是主心骨,要是自己都慌了的话,他们颍川庾氏,便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她收敛容色,强忍着慌张,沉声道:“莫要慌张,为哀家洗漱更衣,前去觐见陛下。”

    等庾太后收拾好被簇拥的前去皇帝的麒麟殿的时候,外头已然下起了小雨,冷冰冰的雨丝里头,庾太后忽然想到当时当时还是太子帝长子先皇和身为皇子的今上同时病重,自己为了颍川庾氏将来的前途,只能够忍住内心的压抑,舍弃今上,前去照顾长子,因为长子是太子,是晋国未来的国君,在日常的生活中,她也总是倾向于对于长子的照顾。

    谁能想到长子早逝,帝位禅让到了次子身上,她这才关注次子,才发下对方早已经成长成为文韬武略都格外优秀的郎君了。

    只是,对方的眼里再也没有对于母亲的温情,而只有礼貌和疏离。

    庾太后微微掩眸,再而后又睁开来,仿佛只能通过这样的做法才能让内心的波澜起伏平息下来。

    大嬷嬷前去和大监交流,“太后想见陛下,请你前去通报一声!”

    殿门外头也能听见里头砸东西的声音,今上今天的确是勃然大怒,这是谁也不能平息的怒气。

    衮衮诸公尚且还在朝堂门口不肯退去,陛下愤而离朝的时候并没有说退朝二字。

    大监此时面色极为不好,甚至有些苍白的难为情的开口:“回太后娘娘的话,陛下如今正是恼怒无比,谁也不能安抚他的怒气?您要不改日子再过来?”

    庾太后微微冷笑,“所以你这个老奴都不愿意替哀家前去通报一声嘛,还是说陛下连他的亲娘都不愿意相见了?”

    太后的身影里有沉沉的怒气,大监略带恐慌的跪了下来,“太后娘娘,请恕罪,老奴这就前去通报陛下!”

    中宫娘娘褚蒜子自然也是收到了这个消息,她也想赶去安慰陛下,可是却知道恐怕就在不久之后太后娘娘就会亲自到麒麟殿里去,而太后娘娘向来不喜欢自己,你何必要去凑热闹呢?

    然后很快的决定前去通报。

    “陛下,请您切莫息怒,太后娘娘要来见您。”

    圣人面色就暗淡无比,甚至说是有些愤怒了。

    “朕不想见。”

    心里头自然是格外的不舒服,咬着牙开口,狠狠的盯着上头父皇所写下的字。

    “正大光明。”

    心里头有一种莫名的愤恨。

    父皇所向往的正大光明的朝廷早就不见了,太祖太宗创立的繁盛无比的晋国也渐渐消失了。

    如今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都是巧言令色之辈!

    可用的将相良才,如谢安石,阮遥集之流都只愿于朝野之外,实在叫人不由得觉的心寒。

    看着晋国的最新地图,瞧着大凉,赵国,燕国,前秦所夺走的土地,版图上的空缺,晋康帝心中几乎痛不欲生。

    而后目光锁在了弋阳郡这个地方,想到了阮遥集的存在,忽然定了定心。

    阮遥集说:“士为知己者死,陛下您是阮遥集的知音,阮遥集此生必不相负。”

    阮遥集眼里头的真诚和旁的老臣们丁点儿都不肖似,反而格外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氛围,也就是通透而返璞归真。

    阮遥集不求权势名利,倒是只求自由,在这里,圣人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渴望的平等的感觉。

    今上笑了。

    而后看着匍匐在地不敢出去说话的大监,大监根本就不敢去面对太后娘娘庾文君。

    庾太后是他的嫡亲的母亲,是他生身母亲,可是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亲子感情,这一点有时想想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是的,他永远记得年幼之时,他只能处处比皇兄差,皇兄是尊贵的东宫太子殿下,他是普通的皇子,群臣眼里只有储君,父皇眼里只有太子,就连母后眼里也只有嫡长子的存在。

    可是如今,又何必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