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董卓之志

    第1184章 董卓之志 (第1/3页)

    开心归开心,我接下来还要跟李傕郭汜去好好谈谈。小刘协不但给了我新野令的官职,而且给了我【王道】这个技能,他跟我商量的事情,又对我大有好处,这件事不得不办。

    而李傕郭汜贾诩三人这时候也依然等在殿外,似乎也对我非常重视。很快我就跟着这三人来到李傕府中。坐定之后,李傕给我斟了一杯酒。

    “张将军,我两个侄儿丧命,心中悲痛,不得不处罚将军,还请见谅。”说罢,一饮而尽。

    我急忙也喝干了面前的一杯酒。却听李傕继续道:“我也深知,这次的事情不怪张将军。但我又不得不如此,否则对不起两个侄儿。不知张将军从宫中回来,圣上对你说了什么?”

    听到李傕一问,我不由迟疑。正在心中思量应该如何回答,却听李傕又道:“其实张将军也不用说了,圣上说什么,我的心里清楚得很,也不用为难张将军。今天我就给张将军交一个底,无论圣上对张将军说了什么,也无论张将军如何抉择,我们对张将军的心思依然如故。无他,今日天下英雄,除了温侯和将军,没有几个真为朝廷作想。”

    我不由点头道:“除了刘备刘表刘焉之外,这一次末将也算见识过天下英雄了。”

    李傕冷笑道:“正是如此。其实不光诸侯,当今圣上虽然聪明,却也有一个绕不过的坎。”

    我的心里不由一动:“却不知李将军所言,是一个什么坎?”

    李傕继续冷笑道:“张将军应该知道,煌煌大汉四百年,哪一天朝廷中曾经消停过。当初董公曾经认真思索过这个问题,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皇帝的权力太大,他想用谁就用谁,所以每个皇帝,最终总会用到一两个坏人,除了武帝活得长,自己解决了问题之外,其他皇帝,无论贤愚,最终都没有逃过这个坎。”

    我立刻大为点头:“董公所言甚是也。只可惜董公*宫闱,残害军民,最终不保。”

    李傕大声道:“非也。将军若如此想,大非也。其实董公*宫闱是真,残害军民则完全是无稽之谈。关东诸侯为了抹黑董公,四处散播流言,就连温侯都相信了。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倒是*宫闱实有其事,但这也事出有因。董公当年的红颜知己被选入宫中,做一个下等的宫女,日日以泪洗面。董公知道这事之后,就发誓一定要报仇,不但要夺回自己的红颜知己,而且要还以颜色,也要夺走皇家的女人。我西凉男儿,说到做到,董公最终实现了他的夙愿。”

    听到这里,我不由心中大为震动。没错,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董卓*宫闱事出有因,但后世的史家却不好下笔,如此就只好再给董卓安排一个残害军民的罪名。而董卓在朝中杀人,多半也是因为那些自诩忠臣的大臣不堪受辱,出来大骂,结果被董卓杀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可能性。事实上历史上类似的事件还是被史官如实记载了下来的,史官也不需要为皇家遮遮掩掩。这件事情只可以说在游戏里可以这样理解。在流氓作者的指使之下,系统要如此设定,谁也没有办法。

    所以此时此刻,我也老老实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将军所言,实在危言耸听,但又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不知将军还有什么证据没有?”

    李傕大笑:“这种事情,当然要他们举出证据,董公又没有说他们是坏人。不过在这一点上面,他们倒是有证据的,说董公有一次派兵出去洗劫了一个市镇,将百姓的头颅当做匈奴人的头颅,以冒充军功。但这个证据有着明显的漏洞。首先将军可以翻查朝廷档案,董公在时,从来就没有对匈奴人作战的记录,也没有我西凉军立功的记录。而且以董公当时的地位,根本就不需要冒领任何军功。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诸侯中间的确发生了屠城的事情,二是董公的确也杀了不少人。诸侯是谁在屠城,这一点还没有回报,我们还在调查。肯定是有这种情况的,否则我们的敌人也不会利用这种让人发指的行径来栽赃董公。而对于董公杀人,所杀之人都是司州和雍州的豪强,平素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董公杀之,乃替天行道也,何过之有。对于这件事情,将军可以继续查证。”

    经李傕这样一说,我的心中也有些疑惑了。不过我还是问道:“传闻董公纵军抢劫,将财富藏于郿坞,不知将军又有何说?”

    李傕笑道:“这件事情也是有的,但所抢劫者,同样为两州豪强,杀其人而夺其财,一半为军中自用,另外一半为救济百姓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董公如果不聚集一点财富,如何救民于倒悬。关东诸侯和豪强余孽一拍即合,大肆攻击董公,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