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敕封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敕封 (第2/3页)

较倾向于裕王的。

    对于这个发现,成王也不例外。

    几年前,老皇帝给北疆的两万扩兵权,以及数月之前对于裕王出征的暗中维护,他都看在眼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秘的行为,也证明了老皇帝对于裕王的偏向。

    而这同样也是裕王能和他分庭抗衡的原因之一。

    若是没有任何的支持者,纵然裕王立下的功劳再大,也可以在诸多文官的笔锋之下,通过各种春秋写法,降低他的优势。

    不要小看文人的笔杆子,真要用起来,某些时候比武官的刀剑还要锋锐。

    是因为老皇帝的暗中支持,成王的功绩才没有被得到抹杀。

    京城之内,老皇帝一人的支持,力度便足以和几乎所有官员持平。

    但是这位躺在病榻上的老皇帝,他的性情所有人都知道,纵然对各位皇子并不苛刻,但在挑选继承者上面却异常的理智。

    纵然心中有着倾向,但若是挑选的人不合格,他也不会执拗下去。

    裕王应该就是没有把握住机会,没有通过老皇帝的考校。

    而第二次对裕王的召见,很有可能是给他的第二次机会,然而裕王却依旧没有通过考校。

    这并未是裕王的能力不行。

    能够将北疆治理到如今这般繁茂,并且为大离开辟了如此多的疆域,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这只能说明,他不符合老皇帝对于下一任继承者的标准。

    他的确不是因为单纯地惹恼了皇帝而被禁足。

    而裕王应该也发现了这点,所以才对某些猜测推波助澜,从而掩盖真正的事实。

    挑选继承者乃是一件大事,结果未出之前不能轻易暴露,因而老皇帝才选择了以病情加重的理由,将裕王召了回来。

    裕王两次考校都不合格,这个机会才落在了他的身上。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成王也是暗叹一声侥幸。

    能够兼任监国一职的皇子,基本也就被预定了是下一任的太子。

    若是裕王通过考校,被赋予了监国一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