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5 (第1/3页)
秋浩月来南州了。
秋浩月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组织部长很少下来,秋浩月上一次来南州,好像快两年了。那时,程一路刚刚到市委这边来任职。
任怀航书记高度重视秋部长的到来,专门召开会议,明确接待工作由程一路秘书长直接负责。秋部长此行,虽说名义上是调查南州的基层组织建设,但大家都知道,这跟上一次到南州的考察不成功有关,也跟南州干部下一步的走向有关。
在秋浩月来之前,程一路陪同常振兴副书记到秋部长要调研的点上去看了看。点选在桐山县的青树村。这是一个老典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全国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历届市委书记的联系点。这里基础好,关键是干部素质高,政治敏感性强。老百姓也是很有觉悟,不会像一些地方一样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失控局面。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常振兴和程一路最为关注的。
好在村里的干部一点都不慌,这个村这些年来不知接待过多少来调研的各级干部。村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经济发展,因为是市委书记的点,要项目有项目,要资金有资金,看起来也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村支书鲁小宝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市委交代的任务。桐山县委书记方良华也一再说:请市委放心,一定会让秋部长满意的。
常振兴说:“当然要满意,不仅要满意,还要有新意。”
方良华就问:“新意?对啊,是要有新意,就是亮点。小鲁啊,你看……”
小鲁是原来村支书老鲁的儿子,他几乎继承了父亲的全部特点。他挠了挠头发,说:“我们的新意就是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坚决开展党员联系制。一个党员一个贫困户,一个党小组帮扶一个后进分子,真正让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到千家万户。”
“这很好。”常振兴肯定道。
程一路又就调研路线和中餐安排,作了布置。他特别强调:省领导来的时候,绝对不能出现沿途乞讨者,更不能出现上访者。
秋浩月部长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听取南州市委的汇报,而是直接到基层调研。任怀航和王士达一直陪着,同来的乔小阳副部长也一同到了点上。应该说,青树村确实很有看头,耐看,好看。一进村,两边的墙壁上大多写着关于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标语,也有关于计划生育的,关于普九教育的,关于绿化造林的,一幅幅标语,形成了一条长一公里左右的标语墙。秋浩月部长特意地下了车,沿着这标语墙细细地看过来。程一路在后面观察了一下,看到秋部长的脸色比刚到南州时开朗多了,也逐渐高兴了一些。方良华正一条条地读着标语,有时秋浩月也笑一下,停下来说这条很好,很生动。又问是不是村支委自己创作的,小鲁支书马上回答说大部分都是党员们自己想出来的。秋浩月对任怀航道:“怀航同志,看看我们的党员们创作的标语多么生动,多么通俗易懂,把党的政策宣传得很到位。我看这个应该推广,应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和经验,好好总结。”
任怀航马上接道:“是个不错的想法,回头我们一定好好总结。”
秋浩月部长年龄比任怀航要小,她是从中组部直接下来的,所以她在省里说话很有分量。她长得不算太漂亮,但是经得起看。更重要的是,她身上还散发着一种女人的气息。这在高层女领导中是很少见的。但是,就程一路所知,这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柔弱、办事却十分泼辣的女部长。据说在省里,一些省级领导也对她有三分敬畏。
秋部长显然对青树村这个点很满意,走完标语墙,她又看了几个农户。这其中,有近年来致富典型,家中盖着三层楼的小洋房,底层还配了车库。秋部长问女主人,一年的收入多少?这个女主人一看也是经过场面的,回答起来一点不慌。
“一年也就十来万吧。”
“十来万?不少啊?都干了些什么呢?”
“跑运输,栽水果,样样都来。”
“啊,看来是个全能户啊!很好,很好。农闲时都在家干嘛呢?”
“这……”女主人好像突然语塞了,脸也一下子红了,望着小鲁支书。小鲁支书马上替她答道:“看看电视读读报。学知识呗。”
秋浩月看着小鲁支书,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大家又去看一户贫困户。贫困户在中国农村是个奇特现象,多年来一直喊着消灭,却仿佛春草,灭而不绝。它的存在,不仅仅说明了贫困户本身的现实,同时给富裕户有了一个比照,也给各级领导干部访贫问苦创造了机会。大凡领导干部下来考察或者调研,走访贫困户是必走的一道程序。这户贫困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