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第1/3页)

    文华殿的大门打开,内侍洪亮的声音响起。

    “陛下口谕,宣户部尚书沈翼,工部尚书陈循,内阁大学士张敏觐见。”

    于是,候在殿外的三位老大人,纷纷起身,随着出外引领的内侍,缓步来到了殿中。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

    天子金口玉言,当下便有几个内侍,各自搬着墩子过来,伺候几位老大人坐下。

    随即,新任的内阁大臣张敏上前,道。

    “陛下,前番臣奉旨,推行匠户改制一事,已和工部新任尚书陈老大人再度商议,如今制度大略已定,请陛下御览。”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呈递了上去。

    前番朝堂当中调动,张敏虽然没能成功晋为工部尚书,但是能够入阁,也算是勉强升了半级,所以张老大人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这绝不是因为张老大人能看得开,而是对他来说,入阁其实要比直接升为工部尚书,要来的划算。

    大明实行的是科举制,因此,对于科考的成绩向来十分看重。

    张敏当初的科举成绩严格来说,并不算好,不过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以这个成绩入仕,虽然同样能够做到尚书位。

    但是须知,尚书和尚书也是有区别的。

    六部七卿,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排序,大略来说,吏部,户部,都察院是头一等的,既要有实打实的政绩,又要有清流资历,还要有人望,够资历才行。

    再往下,兵部和礼部的规格稍松一些,但是也看重科考成绩,尤其是礼部,更加看重清流资历。

    像张敏这样三甲出身的同进士,能够成为工部尚书,已经算是基本到头了,最多就是等以后熬够了念头,寻个有机会,或许能够迁到刑部或者是兵部去。

    但是入了阁就不一样了。

    不管怎么说,内阁和翰林院的渊源是切不开的,至少在经筵之上,主要负责的除了礼部,就是翰林院和内阁这两个衙门了。

    有了内阁的经历,张敏也就能攒足清流的资历,弥补自己当初科举成绩的不足。

    虽然一时看来,没有升迁到工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