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我不理解

    第五百三十四章:我不理解 (第2/3页)

何况,他们刚刚如此义愤填膺的要处置舒良,如果这个时候为刘永诚说话,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若是再被人借题发挥,说他们当中暗中结交地方镇守太监,更是引火烧身。

    于是,最终,殿内还是没有人出言。

    就这么沉寂了半晌,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大臣出列奏事。

    其中,甚至有关于东宫讲师的人选,但是,老大人的心思,却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不过这也正常,东宫的讲师要求苛刻,基本只能从翰林院里面选。

    所以,跟普通的官员们没有关系。

    至多就是高层的老大人们,看想要提携谁而已。

    于是,最终确定下来的人选是,《皇明祖训》和《御制帝训》这两本书,由内阁大臣轮流为太子讲读。

    《大学》《中庸》《孝经》这几本经典,则是选择了翰林院中资历久,学识足,最重要的是,曾在国子监任教,对教导学生颇有心得的翰林侍讲,倪谦。

    不过,让众臣有些意外的是,最后的,也是最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几本书,最终中选的人,竟然是谁也不看好的翰林编修,万安。

    至于理由,也很不可思议。

    据说,是宫中的圣母皇太后给的建议,觉得万安仪表堂堂,定能教好太子。

    本来三百千这种启蒙读物,也就没什么难度,翰林院谁都能讲。

    如今,孙太后既然传了话来,内阁自然也就不会拂了这个面子。

    毕竟,太子出阁这件事情,已经将孙太后得罪了一遭了,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再惹她老人家。

    太子殿下的课业,就此便成了定局。

    然而天子却迟迟没有要散朝的意思,无奈之下,各部的郎官只得将准备写在奏本里头的,原本没有必要拿到早朝上讨论的小事,都一一呈报上来。

    就这么过了小半个时辰,有内侍从殿外走进来,紧接着,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大步进殿,拜倒在地道。

    “启禀陛下,臣奉圣命监刑,内宦刘永诚,受杖一百四十二,现已毙命!臣前来复旨,请陛下查验。”

    说着,卢忠一挥手,有几个锦衣卫抬着担架进殿。

    架子上的人,早已经断了气。

    群臣扫了一眼,皆忍不住感到有些眩晕。

    一百四十二杖,会把人打成什么样子?说是血肉模糊都是轻的。

    担架上的那个人,依稀可见其壮硕的身躯,但是,气息已经全无,身上的衣衫破破烂烂,碎成了一块一块,混合着血迹,粘在血肉模糊的身上。

    单在旁边看着,已经分不出哪里是背,哪里是屁股,哪里是大腿,全部都是已经开始冷却凝固的血迹,宛如一团腐肉,狰狞可怖。

    这种强大的冲击力,只有真正放在眼前,才能真切的感受到。

    一股血腥气在殿中弥漫开来,当下便有不少大臣干呕起来。

    朱祁钰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表现。

    虽然说,他也没有见过这种场景。

    但是,他曾看过更可怕的。

    京城失陷,紫禁城变成血与火的世界。

    那种场景,要比现在更可怕的多……

    轻轻的摆了摆手,卢忠再度行了一礼,便示意身后的锦衣卫将担架抬了下去。

    于是,老大人们才总算是缓了缓心神,尽管,殿中弥漫着的血腥气,仍然在提醒他们,刚刚的那一幕有多可怕。

    接着,天子说话了。

    他老人家甚至都没有再提起刘永诚的名字,只道。

    “自即日起,再次传谕诸边及内地,京师各卫所,军府,京营,凡统兵将领,提督大臣,镇守太监,不得擅离驻地,凡调大军,必报朝廷允准,得圣旨,具兵部堪合,违者,一律处斩!”

    声音清淡,但却透着一股杀伐之意。

    在见过刘永诚刚刚的样子之后,满朝上下,没有人对天子的决心,再有丝毫的质疑。

    于是,早朝终散。

    老大人们心有余悸的目送着天子离开,然后脚步沉重的迈步离开大殿,三三两两的低声议论着方才朝上发生的一切。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走出左顺门,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到各自的衙门里头,便从各种渠道,得到了一个让人心情复杂的消息。

    太上皇,已经从宣府起行了!

    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大人们是不信的……

    要知道,太上皇的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明显就是要逼天子低头。

    正因于此,他们才一再要求天子处置舒良,以此来缓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