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级

    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级 (第1/3页)

    杨洪的声音,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论文臣武将,看着眼前的局面,顿时来了兴致。

    要知道,眼前的两个人,一个是吏部尚书,百官之首,手握铨选大权的天官王文。

    另一个,则是战功累累,常镇边塞的大将,昌平侯杨洪。

    这二人哪一个放在朝中,都是分量极重的存在。

    而且须知,他们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王文自不必说,出了名的除了天子谁都不服,怼天怼地怼太上皇,他看不惯的人和事,说出话来能把人噎死。

    这次也是一样,没看见刚刚王文的那一番话,说完之后直接让太上皇脸色发黑,但是,王文却丝毫不觉一般。

    至于杨洪,他倒是没有王文那么跋扈,但是,上次整饬军屯的朝议之上,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百战老将的风范。

    这也是一位惹急了敢不要命的主!

    这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可是一场大大的好戏。

    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论是王文还是杨洪,都算是天子的人。

    王文是朝堂上下公认的天子党,至于杨洪,虽然不算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但是,也是被天子重用,得了天子施恩的重臣。

    他们如今在朱勇的功过是非上发生了如此强烈的分歧,天子,又会如何反应呢?

    不少大臣偷偷地将目光投向了天子,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天子的脸色并没有丝毫的变化,依旧望着远处,没有丝毫要开口阻拦的样子。

    于是,底下的王老大人见状,便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继续吵!

    往上提了提袖子,王文望着对面的杨洪,张口便道。

    “杨侯所言倒是不无道理,那邝野,王佐,身为朝廷重臣,不能劝谏君上,坐视朝廷大军被瓦剌所围,的确也是未尽人臣之责。”

    “但是,这和鹞儿岭一战并无干系,当初太上皇亲征,命文武大臣随行,乃是为了各司其职,临机处置国政大事。”

    “因此,邝野,王佐等人之责,依旧是执掌兵部,户部等一应政务,就此而言,大军在外期间,朝廷政务平稳有序,二人并无失职之处。”

    “可朱勇身为大将,职在战事,鹞儿岭一败,轻敌冒进,受伏被杀,自然当受朝廷追究,有何不对?”

    “依王某看,如今杨侯之举,才是在无理取闹!”

    应该说,王天官平素虽然说话很冲,但是,也不是纯粹的为了怼人而怼人,说话之间,还是有理有据的。

    而且,或许是顾及到面前的人是杨洪,他老人家说话的时候,碍着天子的面子,还是收敛了火力的。

    但是,杨洪显然没有领他这份情的意思,摇了摇头道。

    “天官大人不经战阵,所以说话之间,不免有些纸上谈兵,本侯只问一句,难道说,带兵打仗,便一定要打赢吗?”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哪怕是经年老将,也不敢说自己在战场上做出的决断都是正确的。”

    “鹞儿岭一战,成国公的确有过,但是,若因一时决策失误,而抹去他多年为朝廷的功劳,不免寒了忠臣良将之心。”

    这番话,杨洪说的理直气壮,但是实际上,在场众人都清楚,在这场交锋当中,他是落了下风的。

    王文的性格,骂起人来,根本不管是不是自己人,刚刚杨洪拿邝野,王佐等人未能劝谏君上,阻止大军被围为由,试图论证土木之役不能完全怪在朱勇等一干武将的身上。

    对此,王文并不否认,但是,却搬出了百官各司其职的理由。

    他承认邝野等人有失臣下职分,但是,他话说的一针见血,那就是,劝谏君上之失,是朝中文武大臣都应该做的,并不单是文臣之失。

    如果说,杨洪要抓住这一点不放的话,那么,随军出征的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等人,也同样和邝野等人一样,有不能劝谏君上之过。

    既然大家都有错,那么,搬出来论就没有意思了。

    这三两句话,便巧妙的将杨洪的攻势全数化解,与此同时,王文再用文武各有职司为由,说明朝廷处置朱勇的合理性,可谓尽显老辣的政治风范。

    与之相对的,杨洪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