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于少保的狐狸尾巴

    第八百二十七章:于少保的狐狸尾巴 (第2/3页)

  于是,又看了一眼变得异常沉着冷静,只管地上奏疏就万事不管的于谦,沈翼只得硬着头皮站了起来,道。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为要。”

    “臣惶恐,不知于少保奏疏当中,禀奏了何事,惹得陛下如此大怒?”

    “先生自己看吧!”

    天子明显情绪不佳,随手将奏疏递给身旁的内侍,随后,转递到了沈翼的手中。

    抱着好奇的心态,沈尚书翻开奏疏,打眼一瞧,前头还算正常,于谦禀奏了这段时间清查军屯的详细数据。

    就像于谦所说的,边境的清丈,已经基本告一段落,按照最新送回来的公文,边境各处,总共清查出隐匿的田亩约有六万顷左右。

    这段日子以来,在成国公府,昌平侯府,丰国公府,靖安伯府等几家勋贵的带领下,各家勋贵或多或少,都向兵部和户部送上了田册,这个数目,合起来大概在一万七千顷左右。

    除掉这部分之后,剩下的四万三千顷,大概有两万顷左右,在地方的豪绅名下,还有不少,是为边将或曾在边境任职的中层将领,武臣所有,这部分数量庞大,但是也十分分散。

    最后的这两万三千顷,倒是十分集中,但是,却是最麻烦的,因为这些田亩,都在宗室的名下。

    而且,这两万三千顷的田亩,有两万顷都集中在几个藩王的手中,太祖所设十三塞王,或被废,或内迁,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但是,毕竟还是有的,如今秦王镇西安,晋王镇太原,这两府算是在临近边境处,勉强算是塞王,可距离边境已经不算很近了。

    单这两府,在边境侵占的军屯,便各有四千顷。

    除此之外,便是镇于宁夏的庆王和镇于大同的代王,这两府侵占的土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六千顷。

    要知道,这些藩王本身的封地中,就是有朝廷的赐田的,如果说按照这个数量来计算。

    即便是保守估计,这几个王府所控制的土地加起来,也至少都接近,或超过了上万顷!

    上万顷,上百万亩……

    何等恐怖的一个数字!

    即便是因为处于边塞,可供开垦的荒地更多,但是,这个数字也未免太过吓人了。

    于是,沈翼总算是明白了,刚刚天子的那句‘荒唐’,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身为皇室宗亲,朝廷藩王,受天下万民供奉,地位尊崇,生活优渥,本就已经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但是,却还是如此贪婪,把手伸到了军屯当中。

    现在除了边境之外,其他各地的清丈都刚刚过了摸底的阶段,正式的清丈才不久,因此,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呈上。

    但是,如果说边境的情况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状况的话,那么,仅仅是宗室藩王侵占的田地,就要占到军屯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要知道,按照洪武时期清丈时的数据计算,大明的军屯数量,应占天下田土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按照这个数据来推算,也就是说,大明如今的田亩土地,有整整一成的数量,都被各地的几十个藩王所占据。

    这个多么让人背后发凉的一个结论,难怪天子如此震怒。

    然而,让人感到生气的,还不止这一点。

    历来改革都是艰难的,按理来说,整饬军屯这么大的事情,实打实的要从这些人身上剜下来一大块肉,必然会事端不断,重重阻挠。

    这一点,沈翼早就有觉悟,但是事实上,从最开始于谦巡边做前期的调查,到后来组建新的兵部班底,制定出详细的章程,推动章程在廷议上通过,直到真正派出官员钦差,前往各地清丈。

    这么长的时间,虽然遭遇到了诸多困难,可相比较沈翼当初做好的准备,依然是简单太多了。

    尤其是那帮最难搞的勋贵,在天子的手中,简直是扁圆任搓,就为了这么一个区区的公爵府,就乖乖的吐出了数万顷的田土。

    这段时间,兵部和户部忙归忙,但是,真正的艰难阻力,却并不大。

    可如今,真正的挑战来了!

    顺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