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场

    第八百九十九章: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场 (第2/3页)

是亲自推翻了原本的前十名,重新核定了新的一甲前三名,而且,这新的一甲,还是有一帮朝廷重臣背书的一甲。

    这要是在胡闹,那让天子的脸往哪搁,让六部七卿的脸往哪搁?

    亏杜宁还是在朝堂混迹了这么多年的人,这种得罪人的话都敢说,一时之间,殿中不少大臣望向杜宁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怪异。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消息的诸多重臣,他们很清楚,这只是个开始。

    果不其然,紧随其后,杜宁继续开口道。

    “因此,此次殿试一案,与参与殿试的诸举子并无干系,而是一场利用殿试争权夺利,谋一己之私的政治斗争!”

    一言既出,殿中不少人的脸色一变,站在殿中的杜宁,甚至能够感觉到,背后有数道目光,默默的钉在了他的身上。

    与此同时,原本议论纷纷的众臣,听到这话,却反而安静了下来,只不过,望着这位杜寺卿的目光,却多了几分若有所思。

    有聪明的人,已经开始渐渐觉出味道来了。

    果然,这朝堂之上,哪有傻子?

    何况,大理寺的这份奏疏,足足酝酿了好几个月,又不是临时呈上,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殿试一定是有问题的!

    不然的话,就是在打天子的脸,但是,这个问题出在哪,就值得商榷了。

    寻常人的思维,总会觉得,是内外勾结,私相授受,最典型的手法,莫过于举子和某个读卷官有牵连,或者是收受贿赂,在殿试当中徇私舞弊。

    但是杜宁上来就开口否认了这个可能,并不是他傻,恰恰相反,他这是想要,把影响降到最低。

    要知道,这次查案,和以往的科举舞弊案件都不相同。

    大明最典型的科举案件,应该算是洪武时的南北榜案,那次大案,牵连的朝臣不知凡几,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朝廷被架在那了。

    底下是举子们汹涌的舆情,上头是太祖皇帝下令停止发榜,限期破案的严令,无论如何,这件案子都必须给各方一个交代。

    所以,哪怕当时阅卷的那些官员并没有徇私,可闹出了这么大的事,就得他们来负责。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次殿试的案子,虽然天子震怒,朝野震动,但是,却仅限于朝廷当中,并没有波及到民间。

    在重新阅卷之后,黄榜如期发布,应试的举子们,也没有人对结果提出任何的异议,甚至于,被点中的进士,如今都已经各自在部院寺监当中观政流转,据说有表现出色的,诸如榜眼王越,探花余子俊,都已经得了优秀的评语,送到了吏部,考虑提前结束观政,进行授官了。

    这种情况之下,要审这件案子,就得首先保证,不能波及到这些举子们。

    读卷官呈上名单后被否决重新审定,堂堂朝廷的抡才大典,出现了舞弊的情况,已经很丢人了。

    如果说到最后查出来,是某个举子和朝中大臣相互勾连,重新追回已经给出的进士出身,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所以,杜宁此举,并不是想要息事宁人,而是想要将事情控制在朝堂的内部。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杜寺卿并不打算将此事轻轻放过。

    将案情控制的朝堂之内,其实也就是说,在朝堂之内,这件案子会闹得天翻地覆。

    当然,这一点已经不需要再猜了,从刚刚杜宁的后一句话当中,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了。

    利用殿试争权夺利,谋一己之私的政治斗争?

    这句指控的分量,可丝毫都不比和举子勾连要轻啊!

    甚至可以说,是犹有过之……

    一时之间,多少了解一点内情的大臣,目光都不由投向了内阁当中参与读卷江渊,张敏,朱鉴等几人的身上。

    这件案子沸沸扬扬闹了这么久,当初参与读卷的大臣,六部各一个侍郎,再加上他们三个内阁大臣和一个仍旧待勘的萧镃。

    真正在其中捣鬼的,其实就是萧镃和内阁的这几个人,其他的一帮侍郎,算是纯纯的池鱼之殃。

    如今萧镃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