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疯狂暗示

    第九百三十一章:疯狂暗示 (第2/3页)

对不是小心眼。

    而是因为,这帮科道官员们,实在是太过鲁莽,随随便便就能够挑出他们一大筐的刺儿。

    眼瞧着陈镒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王翺略停了停,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道。

    “至于总宪刚刚担心的,科道官员担心限制重重,怕受责罚,隐而不奏的情况……”

    王首辅看了一眼旁边的王文,道。

    “相信这一点,天官大人应该有话说吧!”

    “这是渎职!”

    虽然说,平素内阁和吏部多有摩擦,但是,有些时候,两位王老大人,默契还是够的。

    接收到王翺递过来的信号,王文当下便做出了反应,口气斩钉截铁。

    “科道言官,既掌纠内外百司官邪之权,自当尽职,首辅大人刚刚所言,并非禁止言官上奏进谏,只是想让言官进谏之前,多加思索,避免被舆论裹挟利用。”

    “若诸科道官员因此而不敢谏诤,那自是渎职之过,当受责罚!”

    看着眼前这两个姓王的一唱一和,陈总宪不由感到一阵无语。

    他们还好意思说,自己刚刚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结果一转眼,他们可不就变成了一模一样的说辞?

    什么叫渎职之过,当受责罚?

    这玩意怎么判断,谁来界定?

    难不成,等出了事以后,再追究责任,把所有言官统统罚一遍?

    轻哼一声,陈镒口气中忍不住带起一丝嘲弄,道。

    “如此说来,君上若有过,御史不敢奏,吏部倒是敢奏了,那本官就等着看,哪一天天官大人直刺陛下之过,令群臣折服后,我等科道官员,自当惭愧辞官,由天官大人代行监察之权。”

    这话说的就冒火星子了。

    眼瞧着马上就要吵起来了,一旁的陈循连忙出来打圆场,道。

    “总宪大人莫要动气,天官大人一向是这样的性子。”

    紧跟着,俞士悦也开了口,道。

    “天官大人方才所说的,也的确有些不妥,科道知君上有过而不肯谏,固然是渎职,但是,便如太上皇北征之事,事前无人敢言,事后纵知有错,可毕竟晚矣,追究责任是要的,可若是能够在北征之前谏止,对国家社稷之用,远远比事后以渎职之罪,责罚几个御史,要有用的多。”

    相对于陈循,俞士悦虽然同样是在缓和气氛,但是,他的态度就鲜明的多,说话也有理有据。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责罚不是目的,要的是解决问题。

    朱祁钰听了半天,不由感到有些头疼。

    所以说,朝廷上的事,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吵来吵去,吵到最后,会发现又绕回了原点。

    但是,要说毫无所获,似乎也并不纯粹是如此。

    科道言官的重要性,朱祁钰当然是清楚的。

    应该说,陈镒提出的顾虑,也并非没有理由,一方面,要控制言官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要让他们敢于言事,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之处。

    沉吟片刻,朱祁钰开口道。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言路通畅,朝廷方能清明,科道言官,是朝廷风气之本,所以,自当选不畏权贵,敢于言事之人,朝廷典制,也当在此优待,不过,天官和首辅说的也没错,言官议政和风闻奏事结合,加之有宵小之辈作祟,也的确会扰动朝议,影响舆论,动荡朝局。”

    “所以,在朕看来,首辅所言,大体可用,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令言官敢于言事,愿意言事。”

    好吧,论一碗水端平,还得是陛下您啊!

    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两边都夸了。

    不过,滤掉前边的那些没用的,最后的两句话,还是值得重视的。

    说到底,王翺的策略,还是得到了天子的认可的,所谓大体可用,其实也就是基本采纳了。

    但是,如此一来,难度就更高了。

    一方面不准言官随意议论大政,又对其在天家之事上的议论加了重重限制,另一方面,又要言官积极用事。

    这……

    老大人们捻着胡须,陷入了沉思当中,一时也没有什么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