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 (第1/3页)
于谦的夫人董氏亦是个明晓事理的人,听到俞士悦如此说,连忙起身福了一福,道。
“次辅大人言重了,朝堂之事,妾身一介妇人看不懂,但是,拙夫被带走之前曾说,他入狱后,朝中若有人肯真心相救,便唯有次辅大人一人,拙夫如此信任次辅大人,妾身又怎会相疑,次辅大人不来,自然是有不能来的难处,妾身明白。”
这话一说,反倒是俞士悦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起身拱了拱手,旋即,便开口问道。
“夫人既如此说了,俞某岂不尽心?”
相互客气了一番,这事便算是揭过,俞士悦此来,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清楚于谦被捕的事情经过,如此才好想办法。
因此,他再度坐下之后,沉吟片刻,便开口问道。
“俞某今日前来,是想问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那桩案子,具体实情到底如何,这一点,想来夫人也知道。”
说着话,俞士悦看了一眼旁边眼睛红肿的于璚英一眼,继续道。
“不过,在说此事之前,还请夫人将那日锦衣卫带走廷益的具体情形说与我听。”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案件的详情固然重要,但是,刚刚董氏的一番话,却敏锐的让俞士悦察觉到了一点。
要知道,当时的状况,于府是被封禁的,这也就意味着,于谦无法主动与外界联络,从外界获得消息。
虽然说,上次劝过皇帝之后,其他大臣可以出入,但是,要将于谦下狱的旨意一下,朝堂上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于府,这个当口,绝对没有人敢冒着风险向于谦传递消息。
所以,锦衣卫从承旨到拿人,虽然经过了一日的时间,外间传的沸沸扬扬,但是,理论上来说,于谦是不可能提前获得消息的。
既是如此,那么,在锦衣卫指挥使亲自上门拿人,而且,还没有任何提前预警的情况下,于谦竟然还能有时间嘱咐家里人?
如果说,董氏刚刚不是在刻意的捧他的话,那么,这很有可能意味着,天子在于谦一案上,未必就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决绝……
于谦被抓时,于府封禁已久,所以,知道当时情形的人,恐怕也只有董氏了。
听闻此言,董氏也愣了愣,不过,如今唯一肯帮于家的,就是俞士悦了,她自然是无不如实相告,稍一思忖便道。
“那日,先是有数百锦衣卫将全府围了,拙夫听到动静之后,便从书房出来,询问发生的何事,紧接着,一个穿着飞鱼袍,自称是锦衣卫指挥使的人,便带人闯了进来,称是奉旨,要抓拙夫和冕儿下狱审问。”
“无凭无据,拙夫自然不肯就此就范,但是,那人拿出了陛下的旨意和刑科的驾贴,拙夫看了之后,确认无误,才跟着他们走了。”
这话算是勉强勾勒出了当时的情形,不过,俞士悦却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略一沉吟,他便继续问道。
“那锦衣卫可曾说了,为何事要抓廷益和于冕?”
董氏想了想,道。
“说了,当时拙夫问他,要将拙夫下狱也便罢了,因何株连家人,于是,那人便说,不是拙夫牵连了冕儿,而是冕儿牵连了拙夫,当时,拙夫还当场问了冕儿,不过,冕儿却因锦衣卫的阵仗被吓坏了,什么都说不出来。”
“那些锦衣卫,可曾动手强行拘人?除了这些之外,廷益离开之前,还交代了什么?”
俞士悦皱了皱眉,继续问道。
这次,董氏回答的倒是快,直接道。
“动手倒是不曾,那些锦衣卫虽是闯进府中的,可在拙夫面前,却还算守礼,当时拙夫要旨意和驾贴,他都先拿了出来,随后,拙夫说要交代两句,他也未阻拦。”
“至于拙夫当时说的话……”
董氏思索了片刻,然后模仿着于谦的语气,道。
“……此番入狱,福祸难测,但是,也不必太过担忧,我行得正坐得端,陛下乃圣明君主,不会冤枉于我,无端降罪,朝中诸事险恶,我去之后,于府必定门庭冷落,不必四处奔走,带着康儿守好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