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把你自己带回来

    第六十一章:把你自己带回来 (第1/3页)

    这次王韬也不说话了,他觉得曾叔这个提议很是大快人心,比他直接杀了五皇子还要解气呢。

    王嫣也没有说话,现在五皇子还不知道她跟王韬的关系,众人,包括季白都有意无意地帮忙隐瞒了王嫣是王韬的妹妹。

    王韬在五皇子面前也自然而然地假装不认识王嫣,所以这话她也没办法劝了。

    沈希言为难地说道:“曾叔,不能再商量商量吗?”

    曾叔摇了摇头,坚决地说道:“没的商量,我就只有这一个要求!”顿了顿,他冷笑着说道:“如果堂堂皇子都不能为了这一城百姓做些什么,我一介百姓,更是没有道理了!你们自己商量着看吧!”

    几人面面相觑,只好先离开了裁缝铺。

    一行人沉默地回到了军营里,五皇子便派人去请他们过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王韬的身上,王韬不禁愣了一下。

    “看,看我干什么?”王韬不禁说道。

    “你去跟殿下说。”季白说道。

    沈希言看了季白一眼,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没错,这是你家的事,必须得你说。”顿了顿,她又道:“你记住,在五殿下面前,你跟嫣儿没关系。”

    王嫣感激地看了沈希言一眼,然后站在了沈希言这一边:“哥……不是,王公子,为了宁远城百姓,就辛苦你了。”

    王韬:“……”

    这日子真是比流放过的还艰难。

    几人来到了五皇子的营帐内,沈希言和季白走在前面。

    沈希言率先道:“殿下,王公子有话要跟你说。”

    王韬在后面磨磨蹭蹭,就是不肯露头,季白看了他一眼,轻咳了一声:“宁远城百姓的安危。”

    沈希言接着说道:“王大人的声誉。”

    两人一唱一和,简直不给王韬拒绝的余地。

    王嫣趁着别人不注意,从后面飞快地推了王韬一下,让他上前,然后自己又急忙站到了沈希言的身手,一副乖顺的模样。

    王韬回过头看了一眼,可是五皇子已经看到他了。

    “王公子,粮草在何处?”五皇子问道。

    王韬张了张嘴,然后闭着眼,一脸绝望地说道:“殿下,我爹去世之后,家中的老仆精神有些失常,所以有些记不清位置了。”

    五皇子皱起了眉头,不过他极其上道:“不知他可有什么心愿?”顿了顿,他道:“我可以跟父皇上书,免了你的流放千里。”

    王韬没有说话。

    五皇子眉头深锁:“你不会是要让皇上给他翻案吧?”

    “不是不是,”王韬连忙说道,顿了顿,他飞快地说道:“他说,请殿下去为我爹上香……以告慰我爹的在天之灵。”

    场面一时间有些安静,五皇子很快就明白了,这事肯定不是上香那么简单。

    “只是上香?”五皇子问道。

    “还有……最好是能祭拜一下。”王韬说到这的时候,心情也平复下来了,说话也利索了:“我爹一生为国为民,最后落得这个下场,曾叔说,他为我爹寒心。所以如果让他想起来,只有请殿下前去祭拜磕头……”

    “你放肆!”杜正廷怒声说道,“殿下何等身份?怎么可以去祭拜一个罪臣?”

    沈希言看着杜正廷怒不可遏的样子,便冷笑了一声,王明远的罪名怎么来的,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可笑这杜正廷,还要捧着五皇子的身份来说事。

    五皇子冷冷地看了杜正廷一眼,那一眼里的冷意,让他顿时住了嘴。

    “王大人为了大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在职时一直矜矜业业,我去祭拜他也是理所应当,王大人配得起。”五皇子淡淡地说道:“更何况还是为了宁远城的百姓,我更是义不容辞!”

    沈希言心里暗道,这五皇子倒真是拿得起放得下,这一下就变成了五皇子为了宁远百姓,自降身份,倒像是他是受委屈的那人一样。

    本来一件有损脸面的事,却让他变成了一件好事,五皇子当真非同一般。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事不宜迟,王公子,你尽快安排。”五皇子说道。

    王韬点了点头,让五皇子去祭拜他爹,他也觉得他爹配得起。

    沈希言和季白走出了营帐,她看了季白一眼。现在五皇子在宁远可是积累了不少的声望,季白是皇后一派的人马,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季白神色如常,似乎并没有当回事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五皇子便要去裁缝铺拜祭王明远。

    沈希言本来不想去的,不过五皇子还是叫上了满记三人。

    在路上,王嫣告诉沈希言:“我听说昨天忠勇侯跟世子发了火,听说是担心五皇子在边关风头太过,对二皇子不利。”

    沈希言皱起了眉头,看来忠勇侯的立场很坚定,所以对季白不满了。

    很快就到了裁缝铺,裁缝铺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百姓。看到这个情况,沈希言皱起了眉头。

    王嫣不由得说道:“曾叔怎么叫来了这么多人?这不是存心让五皇子难堪吗?”

    沈希言却是没有说话,她跟着王嫣下了马车。

    曾叔已经摆好了祭台,桌子上放着王明远的牌位。

    “老爷,您一生鞠躬尽瘁,为国为民,却含冤而死。”曾叔跪在蒲团上,含泪说道:“可是百姓们记得您的功绩,天理昭昭,总有还您清白的一日!”

    曾叔说着,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看向了五皇子:“殿下,请吧。”

    五皇子微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王大人的功绩不可磨灭,这次也是他高瞻远瞩,才为宁远城获得一线生机。我敬佩王大人的风骨,他,是个好官!”

    五皇子说完,接过王韬递过来的一炷香,恭恭敬敬地举过头顶,跪在面前的蒲团上,姿态谦卑地磕了三个头。

    百姓们不由得热泪盈眶。

    王明远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声望,是因为他曾多次亲自护送粮草到边关。他是一个文官,本可以不用亲自来的,可是在发生过两次半路劫道、粮草无故被烧的情况后,他便执意跟随车队一同出发。

    王明远为人谨慎,颇有手段,自从他开始随车护送之后,这样的情况就大大减少了。而且边关也能准时收到粮草,再也没有以次充好的情况了。

    后来王明远升官之后,他就算是想要亲自跟车也是分身乏术了,之后才出了震惊大乾的粮草以次充好的案子。

    可是朝廷能定他的罪,但是百姓心中自有衡量。一个官员的好坏,只有百姓能够评价。

    看着外面的百姓抹着眼泪含着殿下英明,沈希言站在一边垂下了目光。

    五皇子上完香之后,沈希言等人也跟着去上了一炷香,再之后,所有的百姓都要求要祭拜王明远。

    曾叔感动不已,无不答应。

    看着百姓自发排队祭拜王明远,曾叔走到了王韬身边,拿出了一个钥匙和一份地图。

    “东西就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