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过日子的第二天

    第三百八十一章 过日子的第二天 (第3/3页)

一些瑕疵,便向井寒清建言一二,大体上并未过多参与恒昌宗的政务。

    文玉等人也是初次同宇文君这般面对面的接触,这是八顾之首,他们一时心里略有些激动,这位的战绩,也无需多言了。

    宇文君温和说道:“设下内阁之后,井寒清为内阁之首,然内阁成员人数较少,此次考核,只会抽取五人,或许有些运气成分,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昔日我在八顾之宴的文试,运气就极其不好。”

    “还望诸位可从容对待。”

    文玉等人连忙双手作揖,郑重应道:“能有幸参与内阁考核,已是荣幸之至,定会不遗余力。”

    宇文君也是初次与这些人面对面,龙眸如炬,凝望过去,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纯粹的书生气,极个别人身上有些暮气,观这十人的面相,倒还是不错,至少看上去还是有几斤肉眼可见的风骨。

    笑道:“关于诸位的生平,我已了解了大概,在入恒昌宗之前,你们或是他人门客,或是教化一方的教书先生。”

    “更有甚者,也曾担任过地方县令。”

    “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至少在当下,恒昌宗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往后,共勉之。”

    文玉,段平等人一时心神恍惚,原来八顾之首早就知道啊,还以为这位向来不食人间烟火呢。

    宇文君道:“此次考核内容,需得你们自己领悟,想来以你们的悟性,应当可以见微知著,就无需我多做提点了。”

    文玉众人微微点头,心里有些没底,出自于八顾之首的考题,他们除了觉得好奇,隐约也觉得有些棘手。

    武宓看了眼众人,洒脱一笑道:“各位读书人,跟我走吧。”

    十人对宇文君行礼过后,便跟着武宓离开了这座大殿。

    恒昌宗治下疆域,分为东西南北四部。

    四部依托于横龙山,昔日龚岩率领建造过恒昌宗的苦力匠人大力开荒屯田,而今良田已过万亩,横龙山水土本就肥沃,粮食产量日渐增多。

    后又在龚岩的细致规划下,开始建城,先是东南西北四座城,再之后,四座城周围又有生意做的不大的商贾之流购买土地,修建房屋,久而久之购买土地的人逐渐增加,从而形成村庄。

    大小村庄加起来的数量有五十座,每一座村庄户数都在一百往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也还算是得过且过,当然,愿意来恒昌宗治下的百姓一者是为了投机,二来也是因为恒昌宗税收一事对百姓颇为友好,只收一成左右。

    四座城,其中南城临近南边的月明州,北城临近北边的兰陵州,相对而言贸易往来一事要顺当许多,和两州之地多有连接,赋税一事也靠的就是南城和北城在大力支撑。

    至于东城和西城,多数都是恒昌宗将士的家眷在居住,偶有外来的生意人。

    四座城并不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单个拎出来一座城,其体系都可与月明州的清风郡比肩,城邦之中的盐铁生意,酒楼客栈的生意,均有慕容秋水布局,从而形成了稳定的贸易秩序,而那些将士们的家眷,也可在酒楼客栈里给自己找个营生,或是店小二,或是后厨帮工,或是酒官,多少也能填补一些家用。

    四座大城,以东南西北命名,出自于龚岩的主意,可能也是因为他想不到更好的名字,又加上是自己亲自将横龙四城发展到了如今规模,也不愿被别人取名字。

    龚岩在恒昌宗地位超然在上,虽不经常现身,但在每一个人心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好多事,无需和宇文君商量,便直接定夺了。

    总体而言,四座大城人口并不多,诸多产业也在萌芽时期,不过近年来随着外界赋税加重,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来到恒昌宗治下,别的不说,依托横龙山的四座城,风水肯定是毫无问题的。

    关于四座大城的官职任命,也都是龚岩一人决断,可以说,龚岩才是这四座城真正的主人。

    井寒清早前也过这里,却没能见到龚岩,大致走马观花的游历了一番,发现并无任何不妥之处,也就没了下文。

    城中百姓生活不算富足,甚至多数百姓的生活并不如月明州的百姓与兰陵州的百姓,然而新城初建,又有八顾之首顶在前方,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觉得往后在恒昌宗治下大有可为。

    百姓图什么,就是衣食无忧,营收稳定,不被官员欺压。

    横龙四城,恰好满足了多数百姓心中需求,而今已隐约有了蒸蒸日上的势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酷笔记()盛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