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郭嘉的志向

    第十一章 郭嘉的志向 (第1/3页)

    云溪阁内,宾客盈门,风云际会。

    郭嘉独自一人往内阁会友而去,此时在他的案前一铜炉内正燃着五石散,一时烟云缥缈,身迷其中。

    “奉孝,这五石散虽能解一时之愁续,但终归是虎狼之药,伤及根本,你且需加以控制,及早戒除才是。”荀彧在一旁关心道。

    郭嘉向荀彧拱手道,“无妨。”

    “唯吸食这五石之散,虎狼之药时,才能压制心中的抑郁。”郭嘉恍惚答道。

    荀彧没有再劝,天下大势,诸侯裂土封疆,黎庶深陷水花,郭嘉以虎狼之药,麻痹心疼急首,反而在隐士中蔚然成风。

    寒暄过后,荀彧则是进入正题道,“为兄今日来,是奉魏王之命,特邀奉孝入仕。不知嘉意欲如何?”

    郭嘉不语,自顾先饮一樽,而后他才唏嘘说道,“今汉室危亡,形同垒卵,外有狼吞虎视,内有七国分裂。嘉之力不过缚鸡,嘉之才不过米斗,实难堪强汉大任。”

    “兄长此行恐怕要空手而归了?”

    荀彧夸奖道,“奉孝闻达八方,素有才名。世人称之麒麟俊彦,当有救世之能。怎可如此贬低自己,奉孝若入朝堂,则天下能定,万民能安。”

    见荀彧在恭维自己,郭嘉反而心绪一沉,他道,“商周以礼治国,得千年日月安宁,汉代周四百余年,行仁政,德厚而孝行,仍宗庙尽毁,轮为世人笑柄。”

    “苟利世人,豺狼之心。人心至此,今世之乱,非人所能救,天下大势,非人所能逆。”

    这便是郭嘉避世而居,不愿进入朝堂的原因,在郭嘉心里,这个世界的豪强,全是些苟利之徒,为了王霸大业,不择手段,若无明君,郭嘉怎会屈身侍贼。

    荀彧与郭嘉齐名,两人并称漠上双壁,交情自然匪浅,而荀彧此行前来拜会郭嘉便是为了规劝郭嘉出仕,与他一齐分日月之清明,开万世之太平,解黎民于危难,有了郭嘉的助力,汉室将又添一分底蕴。

    荀彧劝道,“此乃天地大争之世,大地疮庾,生灵涂炭,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值此山河悲歌,正是我辈尚学之士,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夏之将倾,救黎民于水火,开万世之清明。”

    “天下重归一统,为人心之所向,奉孝当为天下计,此时又怎敢弃天下万民而去?”

    郭嘉看了看荀彧,见他口若悬河,兴致高昂,也不想此时泼他冷水,只顾沉醉于五石散燃烧时带来的清爽神怡之中。

    荀彧也不气馁,见郭嘉不答,他仍旧不依不饶,今日便要凭这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郭嘉,“普天之下莫非汉土,普天之才莫非汉臣,我辈学士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匡扶汉室,救济苍生。”

    对于荀彧这个老好人不厌其烦的规劝,郭嘉早已见怪不怪,不为所动。

    说好的今日相聚只谈风月,不谈天下,此时荀彧再劝,郭嘉好似听得有些烦了,郭嘉却道“你荀彧亦有王佐之才,有你匡扶大汉,汉室将再续百年国祚,即便是在搭上郭嘉,也不过如此。”

    荀彧疑惑道,“奉孝何出此言,若汉室得奉孝相助,以你的才策谋略,必然群雄避退,一统山河不过是时间问题。”

    此时的荀彧一心想着将郭嘉拉入匡扶汉室的阵营里,却是没明白郭嘉的言外之意。

    “你是魏国之臣,还是汉室之臣?你以魏王为君,还是以汉皇为尊?”郭嘉沉声道。

    “嘉若去魏国出仕,汉则亡得更快,彼时你还想嘉去吗?”

    “非我想让你与曹孟德君臣生隙,你且看他日?”

    荀彧不愧王佐之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