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二十章:剑指荆州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二十章:剑指荆州 (第2/3页)

女。

    也不知为何,自打宋袆成为了李峻的二夫人后,倒是和吕青女的关系好得很,完全忽略了辈分上的差异,如同亲姐妹一般。

    “啊,我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袆姐姐了。”宋袆与青女在私底下常以姐妹相称,青女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青女,怎么如此称呼舅母?”郭方赶忙提醒自己的妻子。

    李峻摆手笑道:“算了,她们一个年纪,喊一声舅母倒显得宋袆有多老似的。”

    青女见状,冲着郭方一扬脸,继续道:“另外,我要给袆姐姐留几名炽翎营女卒,让她们保护袆姐姐的安全。”

    说着,青女挑帘指了指车外跟随的几名披甲的女卒。

    “啊...?”李峻不解地再望向郭方,却见郭方亦是满脸疑惑,即刻沉声道:“青女,你莫要胡闹,武威军是家仆吗?怎么随意差使?”

    青女赶忙摆手道:“大将军误会了,我可不是让她们去做仆役的,她们和府卫一样归杜大哥统辖,只是方便护着女眷而已。”

    李峻想想觉得青女的做法也没错,却也不想如此随了青女的意,只能对着郭方调侃道:“回家管好你婆娘,如今都敢插手我府中的事了,再管不好就别当建武将军,给我牵马算了。”

    郭方无话应对,虽让自己太宠惯青女呢?只好尴尬地不停点头。

    “哎,大将军,您可别冤枉我家哥哥,这是我的主意,和他无关的,你要找人牵马,只管找我便是,可不能让我家哥哥来做这事。”

    青女的性子爽直,见自己的郎君被冤枉,赶忙向李峻争辩。

    望着青女一本正经的样子,李峻与郭方护望了一眼,皆是不由地摇头苦笑了起来。

    ★★★

    宜都郡,又名临江郡,汉昭烈帝刘备取“宜于建都”之意为名,将其改称为宜都郡,其辖夷道、佷山、夷陵三县,治所为夷陵县城。

    夷陵县位于大江之北,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三面群山环抱,独有东南一面临向平原。

    夷陵县城虽是不大,却是由陆地出入南郡的必经之路,也是由秭归走山路进入江陵最后的关口。

    穆悠,字文初,江夏安陆县人,南阳相穆宾之子。

    穆悠年少多才,弱冠之年被推举为孝廉,任江夏郡主簿,后随越骑校尉刘璠入宜都郡,司夷陵县令一职,镇守夷陵城。

    当下,夷陵令穆悠已过不惑之年,膝下有一儿一女,其子穆君逸随父在军中效力,碧玉年华的小女穆仙儿则居于闺阁之中,与娘亲习练书画,做些女红之物。

    虽说荆州流民多乱,但大多都在江陵以东,这其中又以江夏郡的流民军最为猖獗。

    故此,夷陵之地虽也不太平,但在县令穆悠的治理下倒未出大乱子,当地百姓也能在这乱世中过个相对安稳的日子。

    “娘,女儿听说刘大将军战败了,这是真的吗?”

    闺阁内,穆仙儿俯身勾勒着身前画纸上的凤鸟,口中轻声地问向身后正在刺绣的母亲杨氏。

    穆悠是镇南将军刘弘的属官,算是刘家父子在荆州的嫡系,虽说是一县之令,却也领一千兵马镇守夷陵城。

    主帅战败,不仅身为属将的穆悠有所焦虑,就连他的家眷也开始有了担心。

    “唉...”杨氏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叹息了一口气,轻声道:“娘也听你爹爹说起了,你爹爹去白帝城探望过刘大将军,说是伤得很重,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

    穆仙儿悬住手中的勾线笔,转身来到杨氏的身前,蹙眉问道:“娘,您说如果刘大将军有事,江陵那边会不会找咱们麻烦呀?”

    穆仙儿口中的江陵便是指荆州刺史王澄,而她所担忧的事还真是个大麻烦。

    之前,王澄的次子王徽想要纳穆仙儿为妾,便让人到穆家说媒,本以为在权势的威逼下,穆悠不敢不照办。

    未成想,穆悠不仅一口回绝,还将说媒之人打出了夷陵城,这令王澄大为光火,几番想要寻穆悠的麻烦,都被镇南将军刘弘护了下来。

    如今,一旦镇南将军府有个闪失,穆悠承不下荆州刺史王澄的报复,穆家也将就此陷入困境。

    “娘也不知道呀!也不知刘家的大郎能不能撑起镇南将军府。”杨氏自然清楚女儿的担心,愁苦地继续道:“若是他没有老将军的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