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五十五章:锦若云霞,奇美绚烂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五十五章:锦若云霞,奇美绚烂 (第2/3页)

    ★★★

    梁州,汉中郡。

    王瑚迎娶回了穆仙儿,在南郑城中大摆筵宴,梁州乃至雍秦两州的官员将领皆来道贺,大家又是好喝了一场。

    李峻也借此时机,在酒宴期间与贾疋等人商谈了今后迎敌的事宜。

    随后,王瑚与夫人穆仙儿一同到巴东郡任职,与其随行的则是李峻帮他挑选好的几名文官,用以辅助王瑚处理巴东郡的民情事项。

    至于从荥阳带回来的十几万百姓,汉中郡太守李澈与军司马周靖都做过了安排,皆是向州内各处安置,并登记造册,分配了可耕种的农田,同时也将一部分人安置去了沓中。

    另外,州府依旧按照之前的做法,对这些百姓进行了分类。可入军籍的便送入定武军中操练,有手艺的便送到官营的作坊里做事,赚取上工的钱粮,而那些女子也并非要闲置在家。

    除了耕种农田外,梁州内的多数女子都种桑养蚕,再由裴璎所负责的织坊来教授她们做坯绸,裴璎更是将裴锦与蜀锦相结合,织出了更为精美的锦缎。

    如此一来,虽是大灾之年,整个梁州境内的百姓却是吃穿不愁,并在武威军的守护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不过,近段时间,身为梁州刺史的李峻过得却不安稳,每日看着裴璎的白眼,他总是觉得心里惶惶然。

    也难怪遭人白眼,身为正妻的裴璎至今没有身孕,而侧室宋袆却已到临盆,这让裴璎多少有些难堪,对夫君甩上几个白眼也就在所难免了。

    “璎儿,你这是又要到哪里去呀?”看着收拾包裹的裴璎,李峻皱眉地问道。

    裴璎转过头,望着有些可怜巴巴的郎君,笑道:“使君,下官要去趟府衙,有些公务尚要处理,过几日就回来。”

    李峻上前搂住妻子,讨好道:“一点公务而已,如何还要离家几日呀?要不我也陪你一起去吧?”

    裴璎抿嘴笑道:“下官的府衙后便是作坊,其后更是织娘们的住所,使君去了恐有不便,一不小心的,再将府中多个妾室就不好了。”

    李峻将头贴在裴璎的后背处,双手环抱在前,笑道:“瞎说了啊!如何还敢嘲弄起上官了,罚你亲我一下。”

    裴璎被李峻搂得紧,又被他的双手不停地抚弄着,不由地娇笑了起来。

    “好啦!二郎,是有一批新锦在做校验,妾身要盯着些,最多两日便回来了。”裴璎转过身,捧起李峻的脸,亲吻了一下后,笑道:“你呀!哪里像个刺史?又哪有个大将军的样子?都要做爹爹的人了,还这般孩子气。”

    听裴璎如此说,李峻先是尴尬地笑了一下,随即便将热吻迎了上去。

    当下,裴璎并非只是使君府里的当家主母,她还担任了梁州草塘锦署的锦官,专门负责梁州境内的织造一事。

    举贤不避亲,专业的事必须要让专业的人来做,官员也并非只有男子才能担当,这就是李峻将织造一事交给裴璎来管理的原因。

    原本,汉中郡并无锦署。

    李峻为了能将织锦发展起来,早早就谋划了此事,并让李澈在南郑城中寻了一处地方,设立了锦署。

    锦署位于城南门内迤东一带。

    早年间,那里是一块荒辟之地,有积水一池,约有五六亩之大,街巷雨水皆积注池内,使其终年不沽,又因水池周边宽阔,细草如茵,故名草塘。

    草塘周围多有古柳环绕,翠竹丛生,红蓼花开,白鹅浅游。其南岸右侧有旧寺一座,因已荒废,也便就此基础上改为了锦署的官衙。

    另外,寺庙的禅院也经过修缮与扩张后,成为了锦署的织造坊,更在周围建了房舍,以供织娘极其家人们居住。

    如今,荒塘完全变了模样。

    每日的清晨薄暮,附近人家中的炊烟袅袅,池中水面上也是轻烟薄雾,微风飘散于竹柳枝头花草间,竟有了江南水乡的神韵。

    裴璎在扬州住过一段时间,看到这里的第一眼便满心喜欢,也对夫君的用心安排感到温暖无比。

    “署令,这是新织染的小样,您看一下。”署丞刘凝之见裴璎走进府衙,赶忙将手中的样品递给裴璎。

    虽然锦署是新增设的衙门,但官职与人员配备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