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莫名其妙的遭遇

    第三章:莫名其妙的遭遇 (第1/3页)

    七月的天是多变的,一阵急雨来的突然,走的也是匆忙。短暂的清凉后,又是艳阳高照地热了起来。

    醒来已经有段时间了,李峻觉得自己的思绪还是有些混乱,甚至不敢相信所见所闻的真实性。

    若说这是死后的世界,那这个世界倒也真是按国籍分配了。若说这里只是个虚幻或是梦境,却也不该如此真实。

    李峻,字世回,是他在这个世界的名字。

    记忆中可以搜寻到,别人也是这样唤他,他也就认下了。

    不过,有时别人唤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依旧会有短暂的迟钝,随后才会向对方报以歉意的微笑。

    无论真假,即便是以另一副身体而存在,他也已经在这里了,太多的怀疑更加无济于事。

    李峻就是自己,他就是李峻,这是必须要认可的事实。

    身处的时空变了,身处的世界变了,身边的人也变了。一切都变得极其陌生,却又能从记忆中找到熟悉感。

    这种状况下,李峻习惯性地保持了沉默,这是他自己的习惯。

    每当身处于无法掌控的环境时,他都习惯于沉默观察,并在不动声色下融入其中。

    他曾经如此,现在也是这样,应该也只能这样。

    胸口与背部的伤还未痊愈,再加上对这个世界的不熟识,李峻在选择沉默观察的同时,多数时间都将自己留在了房中。

    他需要时间去整理脑中的记忆碎片,也需要在悄然中探究这个世界的真伪。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这句话出自于英国哲学家培根。

    李峻对此深表赞同,也不由地想起了他最爱吃的培根芝士卷。

    培根芝士卷是妄想了,李峻倒是在养伤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楷书不难认,古文也不难懂,对于曾经是高学历的李峻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

    李峻从字里行间中了解了这个世界,也了解了自己所处的境况。虽然有些地方与他所知晓的史籍有出处,但还是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脉络。

    李峻知晓这个世界,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醒来前,他应该死在那片雨林中。

    醒来后,他却活在了这个古老的世界,活在了一副陌生且年轻的身体里。

    在这里,他能做什么呢?

    若就所知晓的历史进程而言,李峻觉得自己可以做个先知,甚至创立个什么教派当个骗子也行。

    然而,历史的记录总会有些偏差与不全。

    曾经学习和知晓的历史知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或许有用,又或许会偏离得很远。

    更何况,就算是先知先觉,在这个古老的大时代中,谁会相信他?又有几个人会在乎他的一言一行呢?

    的确,短暂的迷茫是让李峻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很快纠正了自我分歧。

    虽然不知道得了谁的眷顾,让他有了重生的机会,李峻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庆幸。

    生命可贵,既然有了,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

    李峻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李府中的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

    每个人都觉得,重伤后的少庄主似乎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少庄主以往很喜欢舞刀弄枪,但醒来后没有碰过一次兵刃。

    少庄主以往喜欢侃侃而谈,雄心壮志。但现在却变得少言寡语,即便是偶尔交谈几句,他也多是以微笑相应。

    这也仅仅是些外在的表现,让众人觉得真正改变的是少庄主的神情。

    曾经,少庄主的眼神是那样的凌厉霸气,有着一股傲视天地的神采。

    而如今,这种眼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超于年纪的沉稳与从容。

    对于儿子的变化,李云氏也看在眼中。但即便是有些心念,她也没觉得有何不妥。

    儿子能够死里逃生,就已经是最大的福报了,就算是因伤变了些习性,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何况,现在的峻儿不正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与过去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相比,李云氏更希望儿子能够永远如此,永远地这样下去。如此,她这个当母亲的才能安心。

    站在庭院一侧的过廊中,李云氏望着对面的屋内,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房间内,李峻正在擦拭窗前书案的桌面,又顺手将床边沿角也擦了擦,最后将布巾在水盆中洗了洗,挂在了架子上。

    做完这些,李峻回到书案前,研好磨汁,提笔在纸上练起字来。

    “耹儿,你看看,峻儿真的是变了。”

    看着儿子所做的这些,李云氏舒心地笑着,口中的话也多了起来。

    “以前他哪里会做这些事情?又哪里会一个人独处习字?若按以往,他早就领着一大帮人舞刀弄枪去了。”

    李耹的年岁要大于弟弟许多,她素日里就便疼爱这个弟弟,这次变故让她匆忙赶回娘家,并多住了些时日。

    “这多好呀!娘,您不是一直希望二郎能如此吗?如此,您也不用整日地担心他了。”

    李耹也觉察到弟弟的改变,并为之欣喜。想到以后若是都能如此,自己的儿子也能安分些。

    李耹笑着说道:“这几日,诵儿也与女儿说,说他这个小舅舅有些不像将军,竟然病成个士子了。”

    李云氏闻言,笑道:“士子有什么不好?诵儿那个小猴崽子还整天地喊打喊杀,你也不知道管教管教。”

    “哎呀,母亲,这您可冤枉女儿了。郭诵的那身本事还不是二郎教的,您做外祖母的不是也没管吗?”

    说着,李耹撒娇般轻摇了一下李云氏的手,将身子贴在了母亲的胳膊上。

    不管多大,在母亲的身前,李耹觉得自己永远都是个孩子。

    “那年二郎带着诵儿去雍州,两个小小年纪的人跟着人家大王爷去平叛,女儿都要吓死了,整日里心悸得不行。”

    李耹说着,轻抚了一下前胸,笑道:“没人能管得住诵儿,就这个小舅舅能治得了他。”

    李云氏亦是点头道:“说的也是,打小诵儿就跟在二郎的身边,什么都听他的。”

    “唉...”

    说到这里,李云氏心生感慨,不由地长叹了一声。

    “什么督护将军,什么侯爵尊位,我看现在这样就好。反正家里也有些产业,更不愁那衣食,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才是最好。”

    李云氏并非是寻常的村妇,显贵的日子她也是经历过,可到头来又怎么样呢?她不想小儿子也走上那条路。

    “说什么大丈夫建功立业,扬名于世,如今这世道就算得了功名,又能怎么样?若不是如此,你父亲与大郎也不至于身死战乱。”

    说到此处,母女二人都深感心伤,眼中也都不由地泛起了水花。

    就在两母女伤心落泪时,对面的房门开启,一身宽袖青衫的李峻走了出来。

    其实,两母女刚到过廊时,李峻就已经看到了她们,而她们也是李峻醒来后见面次数最多的人。

    母亲与姐姐,这是她们的身份。

    李峻觉得,既然自己承认了这个世界,那这个世界所附带的一切就该理所应当地承认,诚如眼前的母亲与长姐。

    站在母女二人的面前,李峻躬身执礼道:“不知母亲,长姐何时到来?世回给母亲见礼,给长姐见礼。”

    李峻的动作做得娴熟,问候也说得自然。自醒来后,他在诸多方面都下了不小的功夫。

    不过,这并非是李峻的表面功夫,在他的内心也同样尊重着眼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