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易儿婚事没有着落,我这个做娘的夙夜难寐啊!

    第二百四十五章 易儿婚事没有着落,我这个做娘的夙夜难寐啊! (第1/3页)

    朝殿。

    群臣沉默一片。

    张巨蟒没赶尽杀绝,而是张开血盆大口去讲道理,真是以德服人啊!

    普天之下,谁敢称此獠霸道蛮横?那是血口喷人!那是凭空污人清白!

    一些大臣面面相觑,忍不住腹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啊!

    不过几个宰相很快反应过来,陛下是想定性。

    定性之后,才可以昭告天下,史官也要知道该如何落笔,是完全赞誉,还是夹杂丝丝抨击。

    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场侵略战争,可注史官就得润笔粉饰,毕竟咱们华夏乃礼仪之邦嘛。

    史书绝对绝对不能提及“侵略”等极端字眼。

    而是大周被迫还手,虽然打赢了,但不计前嫌,大度的饶过吐蕃,只是收点辛苦费罢了。

    “不错,吐蕃掠虏陇右,陛下非但没有计较,反倒主动议和,真是仁君。”

    娄师德快步出列,朗声道。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能轻易灭掉吐蕃,却秉承以和为贵,咱大周真乃天朝上国矣!”

    狄仁杰跟着附和。

    武则天凤目含笑,缓缓道:

    “一战扬我国威,震慑周边宵小,八万儿郎立下泼天大功,朕要大大犒赏!”

    “兵部速度派人去检验军功。”

    她顿了顿,威声道:

    “传朕旨意,大赦天下,陇右道免除赋税三年,其余各州县减赋两年,广贴告示,普天同乐!”

    群臣闻言,异口同声的说: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声音如雷鸣般滚滚,响彻在朝殿。

    一些世家大臣瞳孔失去焦距,表情颓靡怅然。

    张巨蟒这狗东西又成功了,轻而易举化解了滔天舆论。

    人都是利己的,在百姓看来,能少交税,完全是凭借中山王一己之力啊。

    这样有谁还记得陇西李氏的悲剧?又有谁怀念天下第一门阀?

    当一个世家慢慢在天下百姓记忆里消失,那它真的灭亡了,兴许只会在史书上留下痕迹。

    悲哀啊!

    张巨蟒的恶念又要笼罩无数世家,他们甚隐约能感受一种天地俱崩的绝望感。

    什么时候阴霾能消散呢?

    班列最前方的崔玄暐表情无悲无喜。

    他赌对了!

    门阀望族主动认怂,几乎失去了尊严,他在族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要不是靠着宰相的名衔,在家族强行贯彻个人意志,也许运往陇右的粮草都会断掉。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这一押注让博陵崔氏脱离了危机。

    倘若当初不送粮,不把蜀中族内的部曲撤回来,会是什么后果?

    张巨蟒携惊世骇俗之功奔赴蜀中,声望冠绝天下,再查到博陵崔氏参与谋反的把柄。

    有了把柄,名正言顺,此獠又会上演一场以惨绝人寰的屠杀。

    崔玄暐暗自叹息一声,虽然逃过一劫,可家族前路越来越崎岖了。

    “诸位,咱们虽与吐蕃签订友好盟约,但还涉及到一些细枝末节,谁愿亲赴吐蕃?”

    武则天清了清嗓子,环视着大殿。

    群臣刹时沉寂。

    张巨蟒虽然定下主基调,但有些繁杂的细则还需要跟吐蕃磋商。

    比如割地,就需要勒石碑分国界,寸土必争。

    说好了平分,那吐蕃就不能占大周一块土壤的便宜。

    还有法务部,驻军等事宜,方方面面都需要筹备。

    见无人主动请缨,武则天扫过群臣,目光落在狄仁杰身上。

    狄仁杰吓得尾脊骨一颤,又是子唯拉屎,他去擦屁股。

    他直视着武则天,不动声色垮了垮脸,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武则天一看狄怀英黝黑的皮肤,满脸的沧桑,便有些于心不忍。

    一大把年纪了,刚从河北道回来,朕得体谅体谅他。

    于是将目光转向面容红润,擅长保养的魏元忠。

    狄仁杰如释重负。

    群臣目光不可避免的投向魏元忠。

    “魏卿,你去吐蕃主持大局。”

    武则天神情严肃,口吻不容置疑。

    魏元忠身体瞬间僵硬,像是走在路边踩到一坨狗屎,忒悲催了。

    群臣窃窃私语,看向魏相的眼神带着怜悯。

    这趟差事可比河北道安抚使更难啊!

    人家吐蕃被迫给张巨蟒跪下磕头,全国上上下下都感受了难以言喻的屈辱,现在奔赴吐蕃筹备,那危险系数呈倍数增长。

    吐蕃朝堂迫于盟约和张巨蟒的屠刀,倒不敢刁难,但暗中使绊子肯定少不了。

    或许还会迎来那些爱国蕃人的刺杀……

    魏相,实在是倒霉透顶啊!

    “臣……臣……臣遵旨。”魏元忠哑着嗓子,吭吭哧哧说完。

    原本想说告老还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