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胜天半子

    第二百一十九章 胜天半子 (第2/3页)

财与粪土的做派天下传唱。

    女人?可张郎覆灭突厥国,连突厥公主都不屑一顾。

    他想要任何女人,或许都能如愿。

    甚至是。

    殿下。

    还有……

    上官婉儿不敢想那个俯瞰天下的女人,但她了解,那个女人也是愿意的。

    权势么?张郎以二十一岁的年龄,权势已达到顶峰,放眼朝堂,谁敢直面他的锋芒?

    一切都拥有了,还缺什么?

    “别想了。”张易之开口打断她的思绪,拢了拢落在胸膛的墨发,淡然道:

    “人来世间走一遭,总得让世道变得越来越好,让百姓活得越来越好。”

    “我的志向跟世家形成最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是阶级的矛盾,唯有不死不休。”

    “我生,他们死。”

    “他们必将成为我的手中枯骨。”

    那低沉的声音似乎蕴藏着无穷自信,上官婉儿渐渐痴迷。

    她摒弃多余的情绪,咬着下唇爬到张易之身上。

    ……

    翌日,天微凉。

    天津桥的行刑现场围满了百姓,大街小巷来来往往的绿袍,不时传来凄厉的哀嚎声。

    血腥的清洗已经开始,就算那些人多么无辜,可在谋反罪面前,没有宽恕可言。

    斩草除根,不能留一丝一毫的后患。

    马车缓缓行驶过天津桥,张易之靠着车壁,手里捧着一本《史记·伍子胥列传》。

    他对外面的场景丝毫不怜悯。

    倘若李昭德政变成功,那里死的人应该是娘亲,宗弟和幼妹,还有张家全族。

    连家里养的狸猫和雪狼都难逃一劫,同样会血染天津桥。

    放下书卷,他看向车内的裴旻,吩咐道:

    “你去找鲍思恭,让他派绿袍严密监视陇西李氏。”

    “再派人去蜀中探路,摸清那里的具体情况。”

    裴旻点点头,俄而又疑惑道:“公子,蜀中李义珣叛乱很棘手么?”

    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公子率大军过去,岂不是轻易碾压?

    张易之笑道:“政变前不棘手,现在就难办了,那里将成为生死角斗场。”

    裴旻摸了摸后脑勺,有些听不懂。

    “天下人都知道我会去蜀中,陇西李氏,太原王氏也知道,那些仇恨我的人全知道。”

    “他们希望我死,不管是派死士暗杀,亦或是勾结反贼,甚至与吐蕃合作,总之目的就是让我死在蜀中。”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绝佳机会,所以不会任其错过。”

    张易之徐徐解释,声音古井无波,没有情绪起伏。

    仿佛在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裴旻却如临大敌,表情也变得极为凝重。

    他知道门阀望族有多么强横,甚至还豢养不少武艺高强之辈。

    在远离洛阳的地方,那些门阀望族便可以无所顾忌。

    “公子。”裴旻谨慎措辞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去蜀中,其实让王孝杰领兵也一样。”

    张易之撩开车帘,清风拂面,让他的声音也带着几分温和的意味。

    “记住,是他们怕我,不是我怕他们。”

    “我喜欢跟对手逐鹿,因为我知道,不管过程是什么,麋鹿最后终究会落在我手上。”

    ……

    一座府邸。

    “临淄郡王”那鎏金匾额早被掀下,殿檐悬着招魂幡,门前灯笼都换成了白色。

    府邸笼罩在一片悲凉惨淡之中。

    李旦蹲在地上,就像寒冷冬天的人在冰天雪地里蜷缩着试图取暖。

    他的孤独,他的伤感,犹如这冬夜的寒风,叫人伤心断肠。

    “皇弟,节哀顺变。”李显挪动脚步,想去搀扶李旦。

    “滚!”

    李旦神情秒变,瞬间冷若冰霜,他盯着李显,咬牙切齿道:

    “别来猫哭耗子假慈悲,始作俑者是谁你心里清楚!”

    说完冷眼扫视着韦玉,李裹儿等人,将这一家子记恨在心!

    我一定会回来的。

    要为阿瞒复仇!

    殿内披麻戴孝的李唐大臣相顾无言。

    不管庐陵王心机有多深,在如今只剩一个皇子的形势下,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扶持他。

    李显脸色铁青,竭力控制愤怒的情绪,哀声道:

    “为什么不信为兄呢?为兄哀求母皇很久,母皇才答应给侄儿举行殡葬。”

    “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