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子系中山王,天下皆敌又何妨?

    第二百二十章 子系中山王,天下皆敌又何妨? (第1/3页)

    甘露殿。

    殿廊侍立的并不是宫娥,换成了一些面容冷峻的女子。

    “司长!”

    一见汉白殿阶走上的男子,众姝齐齐施礼,声音也恭敬无比。

    张易之轻轻颔首,看来经历这次兵谏,武则天成了惊弦之鸟,身边都换上梅花内卫。

    快进大殿时,瞥到冬菱胸前那对饱涨的东西紧紧地撑着衣裙。

    张易之不动声色,伸出手指弹了弹。

    很软又有弹性,像轻轻触碰一块水豆腐。

    “嘤~”

    冬菱娇嗔了一下,脸颊也浮起一抹红晕。

    殿内雕窗幔帏,珠帘香鼎。

    张易之坐在锦墩上,目光端详着御座上的人。

    武则天脸色再无憔悴,恢复了往日的威仪,看来她调整得也很快。

    “子唯。”武则天与他对视几秒,有感而发:

    “这次若不是你,朕恐怕难逃一劫,朕会永远铭记救驾恩情。”

    “呵呵…”张易之笑了笑,漫不经心道:“陛下,不必如此,保护您,是我血脉里的本能。”

    武则天微愣,旋即指头点了点他:“嘴巴抹了蜜,就会哄朕开心。”

    话虽如此,不过声音还是挺愉悦的。

    顿了顿,她走下御座,在殿内踱着细步,幽幽叹息道:

    “也不知是不是朕变得多疑了,现在哪些人才靠得住呢?”

    她从来没想过,李湛和李多祚两个驻守玄武门的亲信会参与政变。

    那满朝还有多少人值得她信任?

    所谓忠诚,难道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想着想着,她有些患得患失,近前凝视着张易之:

    “子唯,你会永远忠于朕么?”

    他的睫毛很长,眼瞳黑而幽深,让武则天想到无穷无尽的黑夜。

    张易之看着她,没什么表情的说道:

    “陛下,不管你是对是错,我都觉得你是对的。”

    “忠于一个人,就已经决定不去看对方的短处。”

    武则天眯了眯凤眼,上下打量着张易之,而后哼哼道:

    “是真是假,只有你心里边清楚。”

    张易之见她心情颇佳,便转移话题道:

    “陛下,此次能够力挽狂澜,通化门守将独孤阳曦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开的城门?”武则天问。

    张易之点头,继续说:“而且也是他泄漏李昭德的密谋,倘若没有他……”

    后续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武则天懂他的意思。

    她闻弦知意,“那你允诺给他官职了?”

    张易之不禁佩服武则天的敏锐洞察力,便接话道:

    “羽林卫将军,国公爵位,她夫人宣城县主成为公主。”

    武则天神色微变,公主不过一道恩典旨意,国公爵位也是应当的。

    可羽林卫触及到她最敏感的神经,独孤氏的人值不值得信任?

    张易之读懂了她的担忧,淡声道:

    “独孤阳曦的软肋就是顾家,宣城县主是他最大的命门。”

    “只要往公主府安插宫娥和内侍,便随时能控制住宣城县主。”

    武则天紧蹙的眉头慢慢舒展,好主意。

    提为公主自然要另建宫殿,按规矩公主府邸必须要有一定数目的宫婢内侍。

    这样相当于间接控制独孤阳曦。

    “就他了,替代原先武攸宜的位置。”武则天道。

    张易之不置可否。

    看来武则天心中有了原先李多炸位置的替代人选,但他不会多嘴问。

    过分插手禁军惹来武则天的忌惮,得不偿失。

    再信任的关系也有一个界限,张易之不会逾越。

    何况武则天是帝王,帝王的角色必须多疑。

    “子唯。”武则天脸色柔和,温声道:

    “说句实话,朕真不希望你去蜀中,那里危机重重。”

    张易之眼神没有波澜,轻描淡写的说:

    “我都能覆灭强大的突厥,难道还惧怕躲在幕后的鬼域之辈?”

    武则天眸光微沉,加重语气:

    “当时站在悬崖边上,必须跟突厥打仗,可现在不一样,退一步更好。”

    张易之沉默没接话。

    他的字典里没有退步两个字。

    退一步便意味着恐惧,便失了一往无前的锐气。

    何况自己选的路,分不清楚对错的时候,就记着两个字——不退!

    “朕随你。”武则天脸色绷了绷,没再多费口舌。

    心中虽有担忧,但她选择相信子唯。

    此行危险程度非常高,甚至超过了北伐。

    第一股势力,李义珣造反的队伍,朝廷耽误了这些时间,反贼队伍只会越发壮大。

    第二股势力,太原王氏和陇西李氏为首的世族。

    显而易见,当子唯剿灭李义珣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些世族。

    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唯有先声夺人,联合李义珣将子唯留在蜀中。

    第三股势力,子唯仇家遍布天下,他们也不甘错过良机,绝对会大规模派遣死士狙击子唯。

    天府之国已经暗流涌动,底下藏着无限杀机!

    张易之看着她,风轻云淡的道:“各个击破还不如一网打尽,陛下你说呢?”

    武则天情绪翻涌,被这无与伦比的自信所感染,掷地有声道:

    “大鹏展翅九万里,岂会在意地下的蝼蚁?朕等你凯旋归来!”

    ……

    朝阳升起,光芒普照大地。

    宫阙在望,高耸如云的殿楼宏伟大气,宽阔的广场仿佛一望无际。

    似乎在昭告天下,不管经历了什么,这里依旧是世界的中心!

    朝殿奏着钟鼓混奏的帝王之乐,鼓声宏大而遒劲。

    武则天身穿衮服,头垂白玉珠串十二旒,伴着礼乐,登上宽阔的宝座。

    群臣叩拜于地,毕恭毕敬地喊道:

    “陛下万寿无疆!”

    武则天环视众人,威声道:“众爱卿平身。”

    说罢对一旁内侍言:“颁诏。”

    内侍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道:

    “张易之有功于社稷,特赐中山郡王爵位,食邑五千户。”

    话音落下,大殿鸦雀无声。

    满朝目光望向那道身影,一袭紫色绫罗袍服,束金玉带,浑身散发凛然的气势。

    换做以前,群臣肯定要跳出来反对。

    但现在,没必要。

    一是真的害怕……

    二是救驾之功足以册封郡王,况且张巨蟒已经权倾朝野,一个郡王爵起不到多大利处,反倒会成为行事掣肘。

    张易之表情古井无波,这件事昨天就跟武则天商议过了。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乃是天子大忌。

    何况此次救驾的将卒已经拉了长长一份名单,都想着要泼天大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