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蜀地佳人,一顾倾城,可惜我莫得感情

    第二百二十三章 蜀地佳人,一顾倾城,可惜我莫得感情 (第1/3页)

    马车里。

    张易之背靠车壁,想起娘亲的叮嘱。

    易儿,有时间去看看你姨娘过的怎么样了。

    这姨娘就是老爹的妾室,曾经是老爹的贴身丫鬟。

    接下来很俗套,臧氏扮演恶毒正室欺压小妾的戏码……

    不过臧氏手腕虽铁血,但没有绝情到底,当时还给了姨娘大量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保障了衣食无忧。

    姨娘带着姐姐来了蜀中生活,过了一年,姐姐也嫁入当地的世族。

    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杨钊。

    杨钊,默默无名,可他过二十年改了新名字——

    杨国忠!

    没错,历史上仗势欺人,祸国殃民的杨国舅。

    就是张易之的亲外甥……

    这是《旧唐书》明确记载过的一件事。

    原本历史上,武则天下台,张易之惨死,张家全族倾覆,但还有女眷携带族人逃过一劫。

    四十年之后,张家后人试图给张易之和张昌宗翻案平反。

    可能么?

    绝无可能。

    但真的成功了,朝廷一纸诏书重新封赏张家后人。

    靠的就是时任宰相杨国忠上下奔走,再加上李隆基晚年昏庸,杨贵妃吹枕边风。

    “世间之事,的确很奇妙。”

    张易之眉头微挑,颇有些感慨。

    不过如今李隆基身死,蝴蝶效应,历史轨迹都将改变,这外甥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国舅。

    这算不算变相坑外甥?

    马车绕了几条街,循着地址,停在一座绿柳周垂的宅子前方。

    门前皂衣老仆拿着扫帚扫地,听见动静便问:“找谁?”

    “找小钊。”裴旻探出脑袋,扬声道。

    老仆看了眼这黑黝小子,跟少爷年纪差不多,于是扔下扫帚进了府邸。

    不多时,一个十三四岁的锦衣少年大摇大摆走出来,其人腮骨横长,眼睛细小,看上去就是狡猾奸诈之辈。

    他迈步到车厢前,略不耐烦道:“谁找小爷?”

    马车里传来低沉暗哑的声音。

    “我来自神都,你的亲舅舅。”

    嚯!

    话音落下,杨钊一脸难以置信。

    舅舅?

    娘亲的兄弟?

    难道是那个男人?!

    “府邸人多嘴杂,我不便露身,速让马车进府。”

    此话让杨钊回过神,他虽有疑虑,但兴奋占据上风,快步领路。

    马车从后门驶入,跨过垂花门,停在满架蔷薇的后院。

    杨钊噗通跪下,以额贴地,颤声道:

    “钊儿叩……叩见舅舅。”

    短短的一句话,竟带着哭腔。

    此刻,他无法用言语描述内心的激动。

    天下何人不识张易之?

    那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存在,那是一个让世人胆寒的男人。

    那是他亲舅舅!

    可杨钊只能瞥在肚子里,丝毫不敢对外人提及。

    舅舅举目皆敌,如果暴露关系,自家可能会遭到牵连。

    “起来吧。”

    一个青云白日锦绣长袍的男子从马车走下。

    杨钊壮着胆子抬头看了一眼,便迎上了一双眸子。

    这容貌不是俊,而是说不出来的美。

    气质太出尘了,一双眼睛如浩瀚星空一般。

    绝对是舅舅!

    天下无人能仿造出这张脸!

    紧接着马车又下来几个人,饶有兴致的注视着杨钊。

    民间常说外甥多像舅,可这贼眉鼠眼的差距有点大啊。

    马车轮子碾过的咯吱声响惊动了内院,两个女人从游廊走出来。

    看到那道身影,两人呆愣原地。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蠕动着嘴唇,试探道:“易儿?”

    张易之循声而望,上前躬身行礼:“见过姨娘,见过姐姐。”

    姨娘眼眶发红,张修敏眼泪一下就忍不住,偏过头去用帕子抹泪。

    “易儿,真是易儿。”姨娘紧紧握着张易之的手,哽咽出声。

    昔日张家顽皮的稚童,如今成了风采无双的男人。

    张修敏眸子也是噙满泪水,“快快进来。”

    张易之颔首。

    大厅里,杨钊给张易之上了茶,便规规矩矩退至一旁。

    张易之跟姨娘聊起家里的趣事,再加上久别重逢的喜悦,满厅充满笑声。

    “姨娘,用完晚膳我就离去。”张易之轻声道。

    “啊……”姨娘有些恋恋不舍,想说什么却堵在嗓子眼里。

    易儿不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