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翠帷惜别情依依

    第六章 翠帷惜别情依依 (第2/3页)

不同,是个单纯明媚的女子,也是花了些心思才弄了来的,只是这时日一长,竟也和寻常女子一样,争宠争位份,撒娇撒泼的,我如今也看淡了,横竖都一样。”

    太皇太后见他有些发闷,忙止了话头,“得了,时候不早了,去你父皇那请安吧。我也略歇歇,回头你再过来陪我用膳。”

    福安站起身行礼,“皇祖母歇着吧,我去宁寿宫请安了,晚膳时再来陪您说话。”

    老佛爷点了点头,“趁着日头好,早些去吧,陪着你父皇用了午膳再回养心殿去,我一会儿要看着丫头们打红绒络子呢。”

    顺兴伺候完万岁爷出门,假意要往四执库去取新熨烫的家常棉袍,支开小太监们,沿着夹道一拐弯进了内务府衙门。

    年里的内务府因着休沐和轮值,比往日清净了些许,掀帘儿往里进,正瞧见主事厉大人歪在官椅里有些打瞌睡。

    顺兴到了近前,扫袖儿行礼,唤了声厉大人吉祥,唬了大人一跳,“万岁爷可有什么吩咐?”

    顺兴巴结一笑,“哎呦,您可坐稳当了,没有什么吩咐的话,只是我师父打发我来找大人问句话。”

    厉大人平日与荣喜是老熟人了,见不是什么大事,便安心下来,用烟袋敲打桌边要充烟丝,“有什么要紧的话打发你这么早就过来?”

    顺兴殷勤的接过厉大人的烟袋,麻利的装上烟丝敬给他,轻声说道,“师父让我来问大人一句,如今在京里,朝廷上或是世家里,哪家是姓和的?”

    厉大人接过烟袋锅子,吧嗒了几下,眯了眯眼睛,“和是正白旗的老姓儿,可如今文官里显山露水儿的并没有正白旗出身的,武将里嘛,如今京师步军提督宏泰老大人是正白旗姓和的,其他外放的官员里或许也有,只不过品级低不在京里,再详细的,还是得去军机处查官籍本子。”

    顺兴心里有了数,告辞出来回了养心殿。

    宁寿宫是养心殿东边一处三进的安静院落,太上皇禅位后特意挑了这处院落与太后两个人过清闲日子。后头景福宫里住着两三位往日里颇受宠爱的太妃,平日里也多去坐坐说说闲话儿,闲来无事,也领着太后太妃们去皇子们的府邸里吃席看戏。夏天嫌暑气盛,带着太后太妃们往京城郊外的万春园里避暑,朝政之事一概不闻不问,神仙一般的日子。

    皇上进乐寿堂里,正瞧见太后指挥丫头们布置花房新供进来的红梅花,听见通传回身见他进来,忙上前来拉住正要行礼问安的万岁爷,“怎么这么有心,大节下正忙的时候还想着来看我,去过老佛爷那了吗?一路过来冷不冷?”说着忙拉着他进东暖阁的暖榻上坐了,又吩咐丫头上茶上手炉。

    福安一时不好意思起来,“额娘不要费心张罗,有丫头们伺候着就够了,总当我是小孩子么?”

    太后怜爱的给他解下外袍,“再怎么成家立室了在额娘眼里也依旧是孩子。”丫头敬来茶盏,太后略向他递了递,“快喝口热茶再说话儿,仔细冷着。”

    “父皇呢?怎么不见他老人家,可是不嫌冷去花园儿里消食儿了?”

    “哎呦,快别提了,”太后抚了抚头上的金累丝镶东珠凤簪,“前儿外头供进来两对儿颜色鲜焕的锦鲤,你父皇就像得了宝贝一般,又是去库里找合适的青花瓷缸,又是张罗着让往西暖阁里添炭盆,嫌内务府供来的鱼食不好,要自己出宫去淘换好的来,要不是我拦着,这会子已经去鼓楼大街了。”

    太后自己不抽烟,却惯着儿子,招手叫宫女拿银烟筒来伺候福安点上,“这几日歇得好吗?都是谁在跟前伺候着?”

    福安轻吸了口烟,“这几日不用早朝,日日睡得安稳,荣喜历来老成,事事周全。”

    太后不悦的横了他一眼,“少跟我打岔,荣喜再周全也周全不出来个二阿哥,如今只有大阿哥和长公主,自然要多多的开枝散叶,后宫里孩子越多越热闹,依着我说,隔三差五的办满月宴才好呢。”

    太后见他不搭话,低头瞧见自己身上挂着的平金葫芦荷包,一时有了计较,把荷包摘下来递给福安,“你瞧瞧,宝珠这孩子多有心,昨儿带着惠靖来请安,送了这个荷包给我,我瞧着做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