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三十四章 天体运行仪

    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三十四章 天体运行仪 (第1/3页)

    第三十四章      天体运行仪

    另外周梦臣也为整个仪器增加了一个辅助动力。

    在这个时代的辅助动力还能是什么?水车啊?

    如此一来让设计更加复杂,整个仪器也更加庞大了,虽然比苏颂的水运天象仪稍稍矮了一两米,但是却比苏颂的水运天象仪要宽了不止一倍,估计即便放在皇宫之中,也就比某些大殿稍稍小一点而已。

    周梦臣做完设计图之后,有些愣了。他设计的时候,搞嗨了,什么功能都往上加。而今一看,顿时觉得有些不合时宜。

    首先,苏颂的设计虽然也用水,但是并不是很多的。每日想办法人力运水就行了,但是周梦臣的设计对水量需要太大了,估计最好建立在有活水的地方。而北京城中,并不是没有河流。

    但是北京城中的河流两侧,都是达官贵人的园子。价值千金,钦天监哪里却搞这样的地皮。如果钦天监这么有办法,钦天监的天文台也不会委委屈屈的待在城墙的角落里面。

    其次,即便不是选址的问题,单单说造价。周梦臣估计五万两白银都打不住。

    这么一笔钱?朝廷会掏钱吗?、

    周梦臣深感怀疑。

    不过,他想了想,却并没有修改。

    导师另外一个索要经费小技巧,就是往大了吹。能吹几倍就吹几倍,反正上面也会挥舞着大砍刀下来。钱不够,大不了将苏颂的水运天象仪造出来。

    周梦臣等着户部还价。

    周梦臣又看了看。随即想到:“对了,苏颂的水运天象仪,已经被我改的面目全非了,也不该叫这个名字了。就叫天体运行仪吧。”

    这也算是致敬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只是大概哥白尼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了。

    周梦臣兴冲冲的拿着图纸,去见杨守敬。

    杨守敬一手拿着周梦臣的图纸,一边听着周梦臣的细细解说,好一阵子才明白了周梦臣的用心所在,一时间叹为观止。

    第一个叹为观止,是周梦臣的学问。

    要知道,苏颂的水运天象仪,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金人灭北宋之后,就将水运天象仪运往北京,只是水运天象仪太难运了,有人说是遗弃到路上了,有人说是分解运输了,但是到了北京之后,组装不起来了。

    那个说法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知道,这水运天象仪就此消失在历史之中。

    但是水运天象仪的制造方法,集结成书,一直是有流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