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一百四十四章 狗吠

    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一百四十四章 狗吠 (第2/3页)

全部背下来,片刻功夫,就想起来了,这是孟子的一句话:“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这里面狗吠是用来形容齐国之盛的。

    所以,破题要从这上面来。

    破题有很多破法,顺逆虚实等等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圣人采风之意,及于鸟兽。”

    破题有很多讲究。

    破题就是对题目的概括与引申。概括,要概括全面,引申要有引出下笔的余地。

    下面一句,就该是承题了。

    周梦臣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圣人,也就是孟子体察民情之深,是可以从鸟兽,也就是鸡鸣狗吠之中看出来的。

    周梦臣下面发挥也有了余地,那就是圣人是怎么看出来的云云。这就是承题,然后有八个对偶的句子,反复论证,层层递进,然后最后做一个结语,点回原题就完成了。

    孙承恩说道:“有点偏。不过,还好吧。”

    孙承恩问翟公子道:“翟贤侄,想出来了没有?”

    翟公子被孙承恩一催,也不好拖延了,期期艾艾的说道:“夜来有警,是以兽惊。”

    孙承恩听了,说道:“贤侄请回吧。当熟读孟子,再做应试的打算吧。”

    翟公子跑腿了。

    如果用这八个字来解释狗吠,也未必不对,但是他是并没有想起狗吠这两个字的上下文,也就是背书的死功夫并没有下到位。

    孙承恩随即看着周梦臣,说道:“既然破题了,就将文章写完吧。”

    周梦臣答应一声,随即领了笔墨纸砚在一边苦苦冥思了。

    对于周梦臣来说,循着八股思路做题从不难。难得是下面八比写得出彩。这需要他反复思量了。

    孙承恩看着周梦臣一时半会儿写不完,就顺口问瞿景淳道:“师道,让你来破题,当如何破?”

    瞿景淳呼吸之间,就已经脱口而出了。道:“物有以类应之,可以观齐俗也。”

    孙承恩细细品了品了,说道:“好句,当以之下酒。”

    同样是刚刚那一段话,周梦臣的破题,大大不如瞿景淳的破法了。瞿景淳这一句话破得比周梦臣好在两处,第一是大,周梦臣破法,格局未免小了一些,写文不好展开。也就是写议论文的时候,中心思想不好拔高。第二全,孟子这一段话,是说齐国,但是周梦臣并没有将齐国代入,而瞿景淳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