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夏言之重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夏言之重 (第1/3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夏言之重

    嘉靖听了,说道:“你想要朕废海禁成法?”

    周梦臣立即说道:“臣不敢,此乃国家大事,当有陛下决断。只是陛下,不是臣诋毁严阁老,这样的局面,严阁老能应付的了吗?更不他要如果天时不好,有一个天灾人祸的。内外之纷乱,严阁老能应付得了这个局面?”

    嘉靖听了,也微微皱眉。

    的确,严嵩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能力上有所欠缺,否则,他当初将夏言赶回老将之后,嘉靖也不会起心思,在数年之后,将夏言给请回来的。

    不过,嘉靖也不会听风就是雨的。

    在嘉靖看来,周梦臣说得对不对?

    对,我大明的老毛病,不是一日两日了。但是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过来了吗?至于虏乱云云,这俺答又不是今日才乱的,去岁不是大破之,令其损兵折将而去。这说明,俺答之能,搞不出什么大事。至于倭乱什么的,嘉靖更不大相信。

    他明明刚刚看过捷报,浙江巡抚双屿大捷,收复双屿岛,甚至准备在岛上建城。从此海波不敢说平息,看架势,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乱子了。

    这天下局势,哪里有周梦臣说的那么危机万分,好像火药悬于火焰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

    嘉靖内心之中是这样想,但是他嘴上可不是这样说的。他问道:“你觉得非夏言不可吗?”

    周梦臣心中一激灵,心中暗道:“莫非我真能说动陛下不成?”于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说道:“陛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内阁首辅,虽为辅,实为相,执掌万乘之国的相才,尚在将才之上,分外南巡。”

    “臣观大明现任各官,资历,德行,能力,能胜任首辅之位的人,而今除却夏言,还没有别人。”

    这里面就有一个不都不说的原因,那就是左顺门事件。

    左顺门事件。左顺门事件在嘉靖三年,也就是二十四年前,当时抗争的大量中下层官员。是杨廷和提拔的骨干,也是非常有潜力的苗子。或许有些是想混一下政治声望,但是更多真是秉承自己信仰,觉得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而这一批人,今后仕途断绝,影响到了而今嘉靖挑选人选。

    无他,按照惯例,二十四年的那些小官,而今只要还在官场中枢的,都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堂官的有力的竞争者。

    也是因为,当时那一批人全部被拿下,并牵连很多。不敢说一代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