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第2/3页)

让吴廷翰接受了这个名字。说什么,气学门户之见太强。气学要发扬广大,就不该自我局限。应该广开门庭。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天下读书人无不知晓。

    但凡是读书人对这四个字都是接受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周梦臣觉得,这四个很物理。

    清末物理学,刚刚传过来的时候,一度就被这个四个字代替。周梦臣将来将自己的思想灌输进去,也不用改名字了。

    吴廷翰最后还是答应了。

    并主持了格物致知第一刊。

    其实格物致知第一刊,也没有什么好文章。无非是表明本刊的立场。吴廷翰写了一篇,气本论。内涵也就说整个世界都是由气组成的。周梦臣在这吴廷翰指导之下,写了一篇物上见理论。

    其实是周梦臣写了一些关于科学实践的一些文章。被吴廷翰修改了一番。拔高了思想。

    物上见理,是从儒家哲学范围之中,回答了怎么格物致知的问题。用现代的哲学来说,就是实践得真知。

    格物致知,就是观察事物本身,能得到道理。但是怎么得到啊?就是将得到的道理,再令实物去验证一遍。就是物上见理,一下子让周梦臣科学理论在儒学之中有了理论支持。

    不要小看着一篇文章。

    之前周梦臣的学问,可以被人视为旁门左道。而这一篇文章,正式将周梦臣所有学问列入气学门庭。成为了正正经经的学问。

    单单是这一点的改变,就打开了周梦臣的科学学说,向大明士大夫传播的大门。

    这是周梦臣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得到的待遇。

    这让周梦臣对吴廷翰这个师兄感激非常。

    不过,吴廷翰忙完这一切之后,也就准备回家了。

    用吴廷翰来说,这一次来北京,本来就是意料之外。而今什么事情就办完了,他就不在北京讨人厌了。

    周梦臣留了几次。也留不住。

    只能亲自送他出京。

    一路送到了通州。

    在运河登船之前。吴廷翰找周梦臣深谈一般。

    吴廷翰说道:“周师弟,今日一别,你我师兄弟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见,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我还是要说的。”

    周梦臣躬身说道:“师兄,有什么话尽管说来。我洗耳恭听。”

    吴廷翰说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唯之器。我虽然觉得道器之间,不能以上下而论,道中有器,器中有道。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