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第3/3页)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还是要谨记的。你的天资很好,我从来没有见过,你如此思维敏捷,举一反三,短短数日,似乎将气学上下,融汇贯通。只可惜,你根底不纯。心有杂念。乃是少时,没有得了好老师传承,从根子上就缺了太多太多的。”

    周梦臣立即躬身说道:“师兄说的是。”

    古代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有太大的差别了。如果是士大夫与现代高学历人群之前的思想,又是天差地别。周梦臣来到明代之后,已经补上了很多课程,史书,经学。乃至各类典故,诸子百家,都读了不少。

    但是本性是很难改变。

    特别是对于已经形成完成价值观的人来说。所以这些到明代读的东西,只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改变他根本的思想。

    吴廷翰敏锐察觉了这一点,说道:“气学后辈之中,你是最能将气学发扬广大的。很多东西,一点差错都不能用,除非今后你一直躲在背后写文章。却是不可能的。今后,定然辩难的场合。你一旦挫于敌手,不知道做多少事情,才能挽回的。勉之,勉之,今后写信也方便了。你有什么问题,不管千山万水,都能写信给我。我辜负老师。只能寄希望于你了。”

    周梦臣说道:“师弟明白。定然将气学发扬光大。”

    只是他心下却有几分惭愧。

    因为周梦臣已经下定决心苦学气学。倒不是为了掌握气学。而是准备替代气学。准备李代桃僵。气学是有很强的唯物的性质,但并不是全部。比如吴廷翰对于厉鬼这个话题,有一些意见,都很成问题。

    周梦臣准备将未来的唯物主义学说,对气学进行完全的替代。

    这就要对气学进行整合,将不符合唯物主义的东西,进行扬弃,这里面需要很多功夫。特别是对于儒学根底不深的周梦臣来说。

    只是如此一来,进行周梦臣一系列魔改的气学,还是原来的气学吗?

    周梦臣不知道。他对吴廷翰内心之中有几分惭愧。只是再惭愧,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周梦臣送走吴廷翰之后,就沉下心来做事。一方面在兵部与人扯皮,推进驿站改革,一方面与杨宏量一起完善历法。还推进蒸汽机的研究,同时还将自己之前一些成果,在符合气学概念的同时,进行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一点点的发表在格物致知之上,进行自己的传播科学,篡改气学大计划。

    日子过的很充实。他甚至一度希望能一直如此充实下去。

    只是终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