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第一师爷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第一师爷 (第2/3页)

    还好周梦臣在明代读了几本书,否则王世贞这番话的逻辑,他都理不顺。

    徐渭这个人,往日里清高孤乖,有才是真有才,一等一的大文豪。但是脾气也真不好。他这种人,平日里地方官员三顾茅庐都不肯。怎么可能被一封书信就叫过来,答案就在徐渭的诗中。

    在诗中以刀自喻,有才不得用之憾,而为什么今日不较量了?

    今日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然是鞑子冒犯京师,这给徐渭带来很大的刺激,徐渭想要为国效力,解天下之危难。此心跃然纸上。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

    因为周梦臣在北京城下一战,声名远播,即便是在江南的徐渭也听说过了。正因为如此,王世贞说,他能凭借周梦臣一封书信将徐渭请过来。

    这就是名声的作用了。

    今日可见,古代很多所谓之久仰久仰,不一定是假的。

    周梦臣说道:“还请准备笔墨纸砚。”

    随即周梦臣捻笔,沉思片刻。在书信上。写了起来。

    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办法。周梦臣觉得对徐渭这样的人,最好以诚代之。越是聪明人,越讨厌耍小聪明的人。

    周梦臣写出自己的困境,并暗示自己不久将要外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想法。非常诚恳的请徐渭来京。

    王世贞看了之后,叹息一声,说道:“我其实也为文长着想。他而今的生活也相当不如意。”随即,王世贞将徐渭的现状说了出来。

    徐渭而今年三十岁。徐渭百日,父亲去世。跟随嫡母生活,不久嫡母也病逝了,依附长兄,但是与兄长并不和睦,虽然少年成名,但是为人却很不合群。到了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一岁入赘潘家。在二十五岁那家,岳父母去世,妻子也不在了,而潘家家产没有也被人霸占,徐渭只能开私塾为业,又因为亲生母亲在徐家过的不好,他与徐家决裂,接回母亲。这样一来,他的生活负担又加重了不少。

    但是徐渭为人孤傲,从来不肯接受朋友的馈赠。

    所以,王世贞也想让徐渭出来做事。以徐渭之才,他只有肯。千金何足道哉?只是可惜,很多人邀请徐渭,徐渭都不带正眼看人家的。

    在王世贞看来,在北京之战前,周梦臣也是徐渭不肯正眼看的人,但是在北京之战后,却是那种徐渭可以正眼看的人了。当然了,这些话,王世贞不会说给周梦臣听了。

    周梦臣听了之后,立即让身边的人回家,取了白银千两,一并与书信交给了王世贞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