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式建筑的开端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式建筑的开端 (第2/3页)

这些东西都无缘的。

    毕竟,成本在哪里放着。

    但是水泥将来会降价,但是而今这价格却不会。而今水泥与这些各种灰来说,成本优势并不是太强大的。倒是有一些方便。

    所以,周梦臣想到了玻璃。

    嘉靖住的房子已经都用了玻璃窗户。以水泥加玻璃,可以号称宫廷风了。如此一来,之前水泥的流行,是被动形成风尚,而今周梦臣主动营造流行趋势的。不要以为只有现代,才有流行趋势。

    其实,在古代早就有了。

    只是明前期,还是京样与苏样平分天下。所谓的京样就是宫廷风格。只是越到了后来,北京的经济越不发动,而江南越发富裕。特别是苏州,简直是天下第一大都市,明代之魔都。

    苏州的流行风尚,一统天下。甚至传到了宫中,宫中嫔妃,都以身穿苏样为荣。

    不过,京样作为一个流行趋势不在了。但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恶死这样的情况,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周梦臣这个计划,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玻璃的供应量。唯有将玻璃定成日常用品,价格决计不能高了。最少不能是奢侈品的价格。周梦臣的策略才能达成。

    不过,周梦臣并不觉得黄锦会拒绝这一点。

    北京城下一战,宫中出了不少内库银,宫中虽然不能说是空空如也,但也留下了好大亏空。平日亏空,嘉靖都会想办法,将户部的银子挪到宫中来,只是如今户部尚书的头发都快掉光了,正在全国范围之内,大规模将各省的结余,调入京师来。

    大明的财政结构很奇葩,正要说起来,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在一两千万两上下,虽然北京太仓结余很少,但并不是大明没有钱,而且大明的赋税分配,都是层层截留。到了北京这里的,只是各省上缴的数目,其余的钱都在省,府,县,都分配过了。

    这个时候,朝廷从下面抽钱,其实是很不符合财政原则的。不过,地面上大体上还是有些钱财的。毕竟大明底子还厚,只是到了明末,这种非制度的从下面抽血的行为,造成了全国任何一个官府,都没有一笔多余的钱。甚至某一个府县几千两的杂项,都要上解京师。

    那时候血已经抽干了。不死何待。

    而今却不是这个样子。

    而今的财政危机虽然困难,但是还是能熬过去的。

    只是嘉靖未必肯熬过去。或者嘉靖或许想让别人熬。而不是他自己。

    如果这个时候,能给嘉靖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