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同兵马

    第二十九章 大同兵马 (第2/3页)

但问题是,而今与鞑子正面交锋,鞑子是傻了,才会卖马。更不要说,大明而今财政短缺,连买马的银子也不多。

    周梦臣原则上是同意马芳的意思。三倍军饷。咬咬牙也能出。毕竟周梦臣抄家抄了一大笔银子,还能勉强支撑。但是马的问题,却让周梦臣很难解决。

    周梦臣说道:“这样吧。你去将丰城侯世子,戚继光,麻禄叫来,我们一并商议一下。”

    很快,在巡抚衙门之中。

    周梦臣就将人找齐了。除却这几个人之外,还有徐渭。

    这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已经是大同军方的核心层了,代表周尚文旧部的马芳,代表卫所军官势力的麻禄,代表勋贵与京营的丰城侯世子李儒,还有周梦臣的弟子,也就是周梦臣嫡系力量的戚继光。

    这些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整体。但还是那一句话,即便是再是一个整体,里面也是分亲疏的。但是这个时候各种分歧还不大。

    尚且能将内斗的苗子给压下去。

    这其实已经够好。在大明朝更多时候,任何一个边镇之中,都有三股势力,文官,太监,武将三方之间矛盾冲突比而今周梦臣麾下剧烈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各级将领到底有几分心思是对外面的。也是很难说的。

    周梦臣对徐渭点点头。

    徐渭将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

    徐渭说道:“刚刚清点出来的数字,大家也都清楚。马总兵麾下骑兵一万有余,李世子麾下三千。除此之外,大同左右卫,乃至玉林等延边各卫,大多有千余这正兵。大同城内更有千余人马归巡抚衙门直接调动。总计三万人马。这是大同所有的战兵。”

    “但是远远不够。不客气的话,这一点人马,连将边墙给站满都做不到。更不要说防御鞑子突破边墙。”

    “所以,大人决定,放弃边墙。确保各城,这也是无奈之举。”

    周梦臣心中暗暗叹息,他何曾不想依靠长城将鞑子挡在长城以北,但是根本不可能。人马不够。甚至之前大明的长城也都是不守的,只是每年秋季派人来守一阵子,号称摆边。更多是起一个报信的功能。

    “为了确保军队数量,也为了防秋。”徐渭说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民皆兵。而今春耕已过,所有百姓都要习练战技,在必要的时候,上城驻守。原则上,各地的正兵都不会长期驻守一处的。未来会编成两部,一部由副总兵麻禄带领,一部由戚继光带领。另外一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