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勋贵的分裂

    第三十七章 勋贵的分裂 (第3/3页)

家军才解散多少年了?”

    曹世忠说道:“所以这一件事情,需要你先点头。毕竟这数量的人马,几乎是而今大同镇所有正兵了。这么多军队,不提前准备好,根本不可能抽调出来,编入京营。”

    “外四家军固然是前车之鉴?但这一次与外四家不同。”

    “外四家军之所以要被遣散,第一,就是虽然军队在京师,但是他们的根基还是在边镇。他们仅仅是临时调到了京师,第二,朝廷更多的不信任边将。”

    “所以,要做两件事情,第一这一支人马的编入京营之中,要举家到京师,第二,那就是这一只军队不能用边将,必须用京营的将领?”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不是我赞成。根本行不同,大同才多少人?三四万人的家眷,即便全选家庭负担少的,恐怕也小十万人,且不说在北京那边如何安置,单单说大同失去了这么多人该怎么办?再有,三四万军队需要大大小小多少将领,从千户以上,少说有几百员将领。京营有那么多合格的将领吗?”

    曹世忠说道:“至于前者,李叔说了。只要你点头,他立即会上奏朝廷,启动流民实边,尽可能将河北流民迁到大同。至于后者,而今京营之中的将领是什么成色?李叔也知道。自然不能用。”

    “所以我来了。”

    周梦臣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你的意思是?”

    曹世忠说道:“没错。末将参见大人。末将以下数百人都来大人麾下听用,这些人是丰城侯,我家,武定侯,安西侯,等十几家,还有其他勋贵家族之中想要搏一搏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三代以上侍奉皇室的忠臣之后,如果由我们领兵。朝廷自然没有怀疑。”

    周梦臣自然知道,这些人都是出自世袭罔顾的勋贵家族,皇帝自然不会担心。甚至。如果真如丰城侯那样预计的,勋贵在京师周围掌控三四万有战斗力的军队。对勋贵在朝廷上的地位,对皇帝本身来说,都是极大的利好。

    只是周梦臣本能的感觉想的太好了。

    培养一员将领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周梦臣好像是在喃喃自语说道:“丰城侯倒是看得起我。”

    曹世忠说道:“那是自然,而今大人乃是我大明第一名将,天下人都寄希望于大人,再显神威,大破鞑子,不教胡马度阴山。”

    周梦臣带着几分苦笑的摇摇头。他已经想清楚了。他不看好丰城侯的计划,但是并不妨碍,他配合其中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