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宜春宫中

    第九十三章 宜春宫中 (第3/3页)

一座,臣清点仓储,校阅人马,也发现是粮亦空,军亦空,大同兵额卫所加营兵,共有十三万有奇,臣手中只有区区一万四千有骑,其中还有四千是臣从京营带来的。”

    “如此局面臣心焦如焚,夜不能寐,臣生死是小,如果再出现去年之事,臣百死莫恕。”

    “如果大同是内地省份,臣定然要休养生息,徐徐养足元气,再论其他。但是大同与丰州滩。山峦相连,锋矢相接,臣不知道鞑子什么时候南下,但是臣知道,不管鞑子什么时候南下,臣都必须将他拦下来。故而臣只有一个办法了。”

    嘉靖听了,脸色也有几分缓和说道:“于是,你就弄出了一个饶阳王谋反案,杀了四十三员将领,顺便将饶阳王弄入高墙之中,并让代王挪了一下地方?”

    周梦臣知道,而今这个问题。他知道答应一声,就是可以治他的罪。这一件件一桩桩放在朝廷之上就是罪名。但是周梦臣依然说道:“圣明不过陛下。臣就是这做的。不过,臣并没有枉杀。臣先是圈定人员,然后将他们下狱拷问。有选出了罪有应得的四十三人。”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嘉靖语气变冷,说道:“你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周梦臣说道:“臣受陛下之隆恩,百思报答,陛下当有命,臣不敢有辱使命,陛下使臣守大同,则鞑子越大同而南下,就是臣死于马蹄之下的时候,至于其他,兵危战急之际,没有时间去想。”

    周梦臣说这番话,其实就是想将自己的苦衷与原委一点点告诉嘉靖。

    嘉靖也明白这一点,才愿意听周梦臣讲故事。

    其实嘉靖这态度,也就是周梦臣圣眷之隆的才有的。毕竟嘉靖见大臣的次数越来越少的,寻常大臣,根本没有资格站在嘉靖面前自辩。毕竟他们愿意讲,嘉靖还不愿意听的。

    而且周梦臣很明白,嘉靖骨子其实不在乎任何条条框框的。有一种横行无忌,肆无忌惮的狂傲。

    这样的话,告诉其他皇帝。或许必然受到贬谪,但是在嘉靖这里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别的不说,严世蕃办的那些破事,嘉靖即便不是全知道,但也不会一件也不知道。只是不动而已。

    将对严世蕃的无视,当成了对严嵩的嘉奖。

    而今日,对周梦臣也是一样的。嘉靖直在乎一件事情有没有做好,至于其中有什么合规不合规,甚至有没有无辜的人被杀了。这根本不在嘉靖的考虑之内,这位大明圣天子,从来不是心慈手软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