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惊动嘉靖

    第一百一十九章 惊动嘉靖 (第2/3页)

却无复套之力。不过而今千里边防,处处受制。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臣是想以复套之名,逼得鞑子不得不与我交战。让战场的主动权到我朝手中。否则,我朝有百万大军,也被鞑子牵制鼻子走,今后几年,烽烟传京师之事,估计时有发生。主辱臣死。臣岂敢让陛下一辱再辱,方出此下策。”

    藤祥说道:“陛下问:能胜否?”

    周梦臣说道:“不敢言胜,只能说,即便有败,也不会大败。”

    藤祥说道:“陛下只有这三问。剩下是老祖宗想让我问你的。都在书信之中。”随即藤祥从身上逃出一封书信,递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看了之后,黄锦暗暗叮嘱了一番话。又将嘉靖对烽烟传到北京的恼怒。宫中人人自危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介绍清楚。最后千叮嘱万嘱咐的指出,如果周梦臣没有把握的话,最后不要轻启此战,一战此战失利。周梦臣的下场就非常堪忧了。

    周梦臣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仇鸾之死,并不是死于嘉靖二十九年的兵临城下。而是死在嘉靖三十一年。仇鸾的很多事情,嘉靖未必不知道。但是嘉靖之所以容忍仇鸾活了两年,就是看中了仇鸾打仗的本事。

    当然了,嘉靖并不知道,仇鸾所有的胜战都是纸面上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仇鸾是遮掩的严严实实的。

    仇鸾为了响应嘉靖这种期许,在嘉靖二十九年后,每年都喊的调门很高,比如北伐鞑子,比如怎么应敌。等等。

    但问题是,真正到了要打仗的时候吗,仇鸾就怂了。

    让嘉靖不耐烦之极,一连好几次催促,那种感觉,就快比得上宋高宗给岳飞的金牌了。当然了,一个要进军,一个是要退兵。仇鸾牛皮吹出去了,但是他很明白自己有几分几两,一旦出兵,必败无疑。最后仇鸾才自杀的。

    而今却不一样,周梦臣一连打了两个胜仗。一个是北京城下之战,一个是白登之役。所以嘉靖心中的心气更高。

    对这一战有默许的意思。

    从嘉靖的问话之中,就能看出来。

    看似问周梦臣脑袋,但是最后一问,暴露了嘉靖之心。“能胜否?”可见嘉靖还是期盼有一场胜仗。能让他一雪前辱的。

    只是,既然嘉靖想胜利了。那么如果周梦臣真打败了之后,情况就非常危险了。周梦臣多年的圣眷,可能一扫而空,皇帝本来就是这样无情的政治生物。而嘉靖皇帝又是所有的皇帝之中最典型的刻薄无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