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走西口

    第三十三章 走西口 (第1/3页)

    第三十三章    走西口

    周梦臣安排了这里的事情,也就没有在玉林多逗留。他先行回大同。毕竟今年刚刚将通贡定下来,即便要撕毁协议。也不是今年。周梦臣估计,今年要是一个太平年。

    当然了,估计是估计。现实是现实。

    周梦臣并没有将军队一切带回来。而是准备批次撤离。在春耕之前,将人撤走。最后在玉林留守万余步卒。毕竟这里是大同仅次于屯田的财源。

    因为周梦臣特别注意,玉林到杀胡口之间的道路。兔毛川河谷地,已经成为一道交通要道。可以说一路上有大明城堡烽燧相连。如果周梦臣再加把力气。用城墙将这些城堡烽燧连在一起,那就是在外长城之外,又设立一道长城。

    不过,周梦臣来的时候,唯有行军才用的道路。却有了人烟,甚至在即个城堡外面,有人搭建了棚子。似乎在这里招待过往客商。

    城堡毕竟是军事设施,军中过望在城堡之中休息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过往商队想要在城堡之中休息,却是不能的。周梦臣有严令的。毕竟周梦臣可是对满清将派内应扮作商队入城。最后一举破城的勾当,可是很清楚的。

    如果城堡在长城之内,也就算了。

    毕竟同百姓,军与民有时候分不开。真不许百姓进入军堡,有些太不近人情了。但是在长城之外,却不一样。一旦城堡有失,很可能切断了玉林与后方的联系。所以这里绝对不允许军民混居的。

    不过,既然有需求就有商机,自然有大胆的人,就在军堡外面建窝棚。招待过往客商。

    这也是对周梦臣这几年治兵的信任。

    毕竟大明军队的军纪并不是太好的。即便是本乡本土的士卒,却未必对百姓好。而周梦臣对军队的清理是最为彻底。周梦臣不管之前的明军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在周梦臣看来,军纪就是战斗力。军队与百姓之间的区别,不就是在组织性上。

    所以,周梦臣对军纪抓得很严。反正大官都杀的差不多了。下面犯事的小官小兵,周梦臣更不在乎。

    于是其他大明军队的军纪如何,暂且不去说。但是大同军的军纪绝对是最好的。所以这些百姓才敢在军堡附近逗留。否则他们最该担心的是军堡之中的军爷勒索他们。

    周梦臣随从人马虽然多。但在这里并不显眼。虽然这里好像很太平,但是毕竟是塞外啊。所有商队都是结伴而行的。军队调度也最少是以数百人为单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