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同学派的先声

    第四十章 大同学派的先声 (第1/3页)

    第四十章    大同学派的先声

    周梦臣这一番操作。很多人是不懂,不懂为什么一盆水,一根蜡烛,就能推到出这些东西。

    但是也有懂的。比如吴国赏。吴国赏看着这一盆水,与水中的玻璃管与蜡烛,一时间呼吸急促了。

    之后周梦臣又回答了几个问题。但是吴国赏根本没有在意。

    等周梦臣下台之后,吴国赏连忙追了上去。甚至有些鲁莽的拦着周梦臣,说道:“师叔,我想起父亲来大同?”

    周梦臣说道:“怎么回事?吴师兄的身体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要让他长途跋涉?”

    吴国赏说道:“如此大事,我不能不让父亲来大同。我想父亲如果知道今日发生地方事情,还没有让他过来,定然会打死我这个不孝子孙。”

    周梦臣一愣,说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吴国赏有些不相信地看着周梦臣说道:“师叔,今日不是你有意将这个实验推出来的吗?”

    周梦臣一时间不明就里,什么有意无意的。

    吴国赏这才知道周梦臣只是为了解答王素的问题,并没有往深里想。于是吴国赏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说实话,就儒学修养上,吴国赏在大同书院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

    周梦臣自己的儒学修养就不够,一直是一点点补课上来的。至于周梦臣的弟子们,更是在这上面缺乏。而吴国赏却不一样了,他是吴廷翰的儿子,从小就在吴廷翰的教导之下长大。对气学理论根基,乃至于儒家其他流派的学问,从来都是很了解的。

    吴国赏太明白,刚刚那一个小小实验的威力了。

    不同的实验,在不同思想体系之上。就有不同的作用。

    比如,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一件事情,在西方文化体系之中,就是渎神的大罪过,但是在中国文化体系之中,也就是那样。对嘉靖的印象,无非是将自己道号之中,加了东皇太一。

    对这事情并不敏感。

    同样这一件事情,气学与心学相争的背景之下。就显得尤其是重要。

    无他,吴廷翰对气学为什么不如心学,有着深刻的反思。在气学与心学高深之处,吴廷翰从来不觉得气学不如心学。但是在最浅显的部分,气学显然不如心学。

    心学最浅显的表达是什么?就是良心。这个词。这个词甚至已经深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老百姓骂街都说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