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气学探源

    第五十一章气学探源 (第3/3页)

的天文学成就列入。提出了主动的思想。来反对理学的主静。

    周梦臣又提出了由钦天监收集的气候资料,绘制古今气象变化表。以证明王廷相的道无定在,今胜于古的历史观。

    整体上来说,周梦臣这些思想之中,似乎并没有添加自己的想法。

    都是高举王廷相的招牌。这些思想都能在王廷相的思想之中找出来。

    但是下面的解释与证明却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是基于科学逻辑,或者一些社会学科的办法。总之,一字一据。当然了,有些东西周梦臣已经准备了。有些还没有准备。比如上面的钦天监的气候资料。

    这一件事情倒不难做。毕竟周梦臣虽然不在钦天监了。但是有弟子在。新历已经颁布了。周梦臣虽然没有完整的参与进去。但是谁都知道,新历的主导思想,都是周梦臣的。

    周梦臣在钦天监地位,简直是所有钦天监官员的祖师爷。

    而钦天监之中有很多天文资料,甚至元朝,宋朝,唐朝的都有。只是这是一个苦功夫。不过周梦臣要的。定然会有人做。

    吴廷翰听了,神情有些恍惚。

    他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一眼就看出来,周梦臣哪里是王廷相的弟子,他与王廷相的关系,就好像是朱熹与孔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孔子重生于地下,一看朱熹写的,不知道是气死过去,还是要举起砂锅大的拳头,要清理门户。

    而今周梦臣与王廷相的关系也是一样,虽然看上都一样,思想观点都一样。但是却好像两篇题目相同,但是内容完全不同的作文。不能说,周梦臣与王廷相之间没有一点学术上的承袭关系。但是就王廷相好像是提出猜想的人。而周梦臣是解决猜想的人。两人之间。说有联系到底有多大。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吴廷翰沉默了一会儿,心中暗道:“罢罢罢,即便先师听了这些,也只会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又何必枉做小人,今后恩师能在史书上有一席之地,估计,就是苌弘,师襄之于孔子了。如果不是周师弟忙于公务,于经义上功力尚浅,也就用不着我了。”

    相传苌弘,师襄两人都是孔子的老师的,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谁会知道这两个人啊。

    吴廷翰问道:“我准备总汇气学著书立传。你这些观点我都会采纳。到时候出来了,就是你我师兄弟合著。这本书,你觉得叫什么名字好?”

    “气学探源吧。”周梦臣说道:“溯本求源,力排邪说,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