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张惠的办法

    第五十五章 张惠的办法 (第2/3页)

一带,有没有一百万人还不清楚。但是这些支撑了近十万兵马。大同的人口结构就可想而至了。

    于是,周梦臣一招朝廷管饭。粮价对这些人影响就忽略不计了。毕竟周梦臣发的军饷就是粮食。甚至这些人手头还有一点点余粮。而且吃了朝廷的饭,给朝廷干点活不多吧。

    外面粮价飞多高,都是坑这些外来客商的。

    晋商这么有钱,吃几天高价量怎么了?如果他们觉得价格高,可以从外面带粮食啊。周梦臣一点不反对晋商将粮食带到大同。甚至真有人这么做了,周梦臣还想要不要给这个减免赋税。

    可惜整个北方都大旱,旱情轻重不同,粮食价格涨的也不一样,可以说大同的粮价还真不是北方最高的。

    辛爱大怒说道:“大同,大同,大同,什么时候都说大同。难道非要在大同买粮了,其他地方都买不到了吗?”

    赵全苦笑说道:“王爷,真买不到。与我相邻的军镇,也就是蓟州镇,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宁夏。蓟州镇管得最严,可以说锦衣卫一直死死盯着,根本没有办法走私。至于宣府,南朝邸报之上,刚刚说北京运了十万石粮食到宣府赈灾。宣府的粮食早就到了二两甚至三两了,有价无市。这才让北京向宣府放粮了。至于山西镇,去年一战,偏关一带已经荒芜一片,哪里还有粮食。西北大旱比宣府都厉害。甚至已经有人出边墙,杀人夺粮了。”

    辛爱大怒,说道:“这一件事情,怎么没有人告诉我?”

    张惠说道:“王爷,这事情是我按下的。不过是几十个汉人出塞打猎。没有发现猎物,反而发现几个牧民,于是将人杀了,牲口劫了回去。他们都饿饥了,穷疯了。而今局势,我们最多发文给宁夏,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但是又能有什么用啊?”

    “不如不问。”

    辛爱也知道,张惠说得对。

    而今他焦头烂额的。维护着一纸合约对他是非常重要的。他虽然已经是大明归化王了。但他很明白,人心之间的沟壑是没有那么容易填平的。在大明边臣之中鞑子始终是鞑子。

    他即便想做大明的忠臣也不可得。

    他即便发文给宁夏地方,宁夏地方也不会多问的。大概是用官场打太极的手法,来回推托,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有什么办法啊?

    辛爱带着几分怒气,说道:“太师,你是孤的股肱之臣,而今局面,你觉得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