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杨博

    第六十一章 杨博 (第3/3页)

兵部尚书,资历也是够的。这样的潜力股,周梦臣又怎么能不在意。

    只是周梦臣与杨博之间没有什么交际,却没有想到第一次打交道是这样的局面。

    不过,周梦臣也明白殷宗伊说的一切。

    其实中国社会结构,虽然看上去变化很多。但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即便是后世如果两个大企业,谈合并的问题,首先要打通的难道不是上面的关系。而今更是如此,商人更没有地位。他们在政治图谱上都是隶属于某些文官大佬的延伸。

    一般的事情也就罢了。关系重大的交易,他们必须要考虑这背后的时候,万一,赚了大钱,却将政治上的靠山给得罪了。等着当胡雪岩吧。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这一封书信给怎么写。周梦臣将这一件事情先按下来,说道:“殷宗伊,你觉得朔州这里怎么样?”

    殷宗伊说道:“挺好的。有煤有河,唯一缺少的是大铁矿。不过附近也是一些小铁矿足够用,朔州煤田。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这个煤田在,朔州就是宝地。”

    周梦臣说道:“你有意在朔州成立铁厂吗?”

    殷宗伊一时间不知道周梦臣心意,说道:“如果老师想要我做,我自然会做的。”

    周梦臣摇摇头说道:“不是我要你如何,而是你要有自己的布局,我如果没有估计错的话,而今你的蒸汽机作坊全部用朔州监的铁。我不可能一直管着朔州监,你父亲的余泽也未必一直在。你就没有想过,你将来怎么办啊?”

    “而今朝廷从来不禁冶铁。你可以自己来做。你也说了朔州的环境得天独厚。将铁炉卖出去之后,想来朔州这里会有很多铁作。你就不想分一杯羹。”

    殷宗伊一愣,说道:“弟子没有想过那么远。”

    周梦臣说道:“经商也是一门学问。你既然从商也是要好好研究才是的。如果一直依靠我的荫蔽,不是一个办法,我不可能一直在大同,但是你的产业能搬吗?”

    殷宗伊似乎明白了一点,但也似乎不大明白。

    殷宗伊是周梦臣的弟子,这个关系,这一辈子都扯不干净。即便殷宗伊不用周梦臣的关系,周梦臣倒台了,殷宗伊也绝无幸理。所以周梦臣也很纠结,一方面觉得让殷宗伊依靠他的关系经商,不大好。另外一方面朝廷这方面的规定,近乎没有。而且大家都这样做。即便不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好处。

    只能含糊的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