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商税之误

    第八十一章 商税之误 (第2/3页)

百万石的定额。其中有四百多万石运输到京师之中,其余的粮食要折银,要么留存。但是商税到底有多少?嘉靖却没有关注过,无他这些赋税科目既多,数量又少。很多赋税又不是户部掌管,分属地方的有之,分属各部的有之。

    他只是记得,今年的盐税大概有一百万两出头而已。

    其他的赋税到底有多少。他还真不知道,甚至有些赋税的名目,也是从周梦臣这里听到的,之前根本没有听到。

    周梦臣见嘉靖的表情如此,就继续说了下去。说道:“臣其实也不知道具体数目,盖因太多太杂,也太少了。但总数臣是有估计的。大概一二百万两之间。最多不过三百万两。”

    嘉靖说道:“如此说来,也不少了。”

    周梦臣说道:“陛下可知道,前宋的商税数目有多少?”

    嘉靖说道:“多少?”

    周梦臣说道:“前宋赋税最多的时候,大概在五六千万贯上,其中有一半以上都不是田赋。”

    嘉靖听了,下意思说道:“五六千万贯?其中一半?”

    周梦臣说道:“正是。”

    嘉靖陡然起身,脸色阴沉下来。心中暗道:“他们偷了朕的钱,偷了朕的钱。”

    一贯铜钱,大概就是一两银子。

    或许有人说了,一贯不就是一千枚铜钱。之前不是说明代一两换不了一千个铜钱。却不知道宋代还有省陌这个花样。也就是七百,或者八百,铜钱做一贯钱来算。总之古代在钱上的花样,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在金融上的花样少。

    只能大体估算宋代的一贯与明代一两之间大体相当。

    片刻之间,嘉靖就收敛了情绪,说道:“还请先生细言之。”

    周梦臣说道:“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乎意料。主要是我朝与前宋立国之初面对局面不一样。前宋承五代之积弊。五代之时,为了养兵,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单单田赋一样,虽草木亦为税,即便家中有一颗枣树与柿树,也要按树而征。至于各种专卖,盐,茶,铁,酒,香料,明矾,等一一征税。至于商税,天下变色场务,法网细密,商人不可逃。”

    “即便有宋一代有说宽松,但是根底未变。”

    “而本朝却不一样。本朝承太祖奉天安民,一扫骚腥,然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太祖皇帝为政宽仁,与民休息。田赋每亩不过数升,而商税不过三十税一。此乃本朝远胜于前宋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