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募役结合

    第六章 募役结合 (第2/3页)

的事情,就是辖区之内,一切关于军队的事务,这些土地掌握,士卒的征召与训练,与军队对接兵源,甚至接到丧报,派人到军队之中将战死将士的骨灰取回来,并为他们办丧事。等等。”

    嘉靖听了,沉吟片刻说道:“这其实是变种的卫所制度,将原本卫所之中的事务单独分割出来,令军中只管练兵用兵就行了。每一个士卒四石,十万就是四十万石,百万之众也不过是四百万石,朝廷是供应得起。只是这一件事情想要做下去,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本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你知道为什么吗?”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臣自然知道是因为什么?是土地。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土地,没有土地,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不管说的再好,也是办不成的。”

    任何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周梦臣的办法,为了朝廷节省了大量的开支,还能保证战斗力,其实天下哪里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哪里有花钱又少,做事情有好的事情。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周梦臣其实是继承了朱元璋以土地养士卒的思路。

    不继承也不行。周梦臣毕竟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而是在朱元璋打下的框架之中腾挪,就好像是建筑师一般,设计建筑的建筑师,自然可以天马行空。只要符合物理规律就行。但是周梦臣接到手的工程,是一个旧房改造项目。原本的框架与梁柱是不能乱动的。

    他也只能顺着朱元璋的思路做文章。

    土地是第一项开支,但是并不是说除却土地之外,就没有别的开支了。周梦臣的规划本质上,是一种赋税更换。将延边地方的赋税,从粮食变成了血税,甚至这些边县,根本不可能向朝廷缴纳赋税,甚至还需要中央的财政补贴,毕竟,大明没有专门的地方税。地方办公经费都是从田赋之中分成,或者上下其手搞出的灰色收入。

    而今田赋没有了。地方府县恐怕都揭不开锅了。

    当然了,还有武器已经其他方面的经费。决计不可能是养兵百万只要四百万石粮食。只是即便如此,也节省了太多的经费了。毕竟而今维持九边,明里暗里,隐形的公开的支出,已经有近千万两每年了,单单大同镇之前一年都要有近百万的开支。

    大明财政如此拮据,固然有财政本身的问题,也与沉重的军事开支有关系。

    但是这一切的根本,还是在土地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