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粮食与麦收

    第五十九章 粮食与麦收 (第1/3页)

    第五十九章 粮食与麦收

    唐时英说道:“大人坐镇陕西,协调各方,为各地发放贷款,有数百万两之多,可以说大地震,固然死伤三十多万,但是而今已经没有什么后遗症了。”

    “在下看来,还有三件事情,要注意。这三件事情,做完之后。这一场地震也就过去了。”

    周梦臣说道:“那三件?”

    唐时英说道:“第一,是各地乡约会的工程验收。大人恩德,特别拨出银两募工,有了这些工钱,很多借贷都能还上一些,将来百姓赖账的可能,就小了很多。这些事情必须要做圆满。”

    周梦臣心中还是理解这件事情的。

    农村没有银子。而借出来的是银子,手头没有银子要还银子,确实是一件比较为难的事情,但是各地营造工程的时候,周梦臣投入了不少白银,增加了关中白银的流通量。不说贬值什么的。只说关中百姓搞到钱的机会多了一些。

    甚至还有移民。在周梦臣的建立之下,关中的商业氛围远远比不上河朔一省,毕竟河朔一省本质上是从大同府升格而来的。官员几乎都留任了,再加上对蒙古的贸易,总之在河朔赚钱比在关中容易。

    只是周梦臣有一点不大明白,说道:“等等,你觉得百姓会赖账?”

    唐时英一愣,说道:“大人,你不会觉得百姓不会赖账吧?”

    周梦臣说道:“这是有官府担保的。”

    唐时英说道:“那又如何?大人是没有见过滚刀肉,只要给钱,就愿意拿刀子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如果催债催出人命了。对大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周梦臣一时间愣住,内心之中不由的暗骂:“穷山恶水出刁民。”

    周梦臣从来不是一个轻视百姓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催债催出人命来了,不管是对周梦臣的名声,还是心灵,都是一个污点。

    而且他很想说,这一件事情不会发生。但是,他凭借自己的理智去思考,却发现,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甚至必然发生几例。

    因为在很多地方,命不值钱。

    唐时英看出了周梦臣的担忧,说道:“大人妙手,让晋商借贷,请您放心,晋商是有办法的。即便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过是他们为富不仁。不关大人的事情。”

    “双方才是好对手。”

    周梦臣最近微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