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横渠书院

    第六十四章 横渠书院 (第3/3页)

今日讲学,周梦臣也没有想过马公会来。

    马公咳嗽一声,说道:“我今日来此,一迎关中父老的救命恩人,周大人在关中赈灾,让百姓得以安堵,即便实在不行,也能去河朔找条活路,我代表关中父老,岂能不迎?二来,就是迎学问而来,你与吴廷翰写的小册子,我也是看过的,颇有心意,乃是气学正宗。只是我多有未解之处,当初就想拜访大同求学,奈何小儿辈一个个胆小如鼠,不得成行,今日你来了,我岂能不来看看?”

    周梦臣一愣说道:“马公谬赞了,晚辈愧不敢当。”

    马公皱眉说道:“你这小子,太不痛快,少在这里说废话了,先祭拜过张子,就谈谈你小学问。”

    韩邦奇见状,在周梦臣身边说道:“老人家年纪大了,就越发不拘束于礼节。老小孩,老小孩,你多担待。”

    周梦臣说道:“我倒是羡慕马公这种想说什么都说什么?”、

    随即韩邦奇又为周梦臣指点人介绍了十几个人,要么是致仕官员,要么是学问大家,至于其余的人,都不配给周梦臣介绍。

    周梦臣自然一个个记在心上,别的不说,如果今日他能横渠书院大获成功,将气学与关学合一,那么这些人就是周梦臣夹带里面的人了。

    看徐阶靠着心学的政治资源,弄得风生水起。关学虽然没有心学哪里厉害,但也是根底的。这能极大的弥补周梦臣根基不足的事情。

    一行人寒暄几句,虽然步行向张子祠而去,周梦臣远远的看见,松柏青翠之间,有一个祠堂,却是宋代风格,却是元代重修的,而今也二百多年了。

    周梦臣在一行人陪同之下,先在祠堂之中,向张载上香行礼。这里自有礼节,庄严肃穆。周梦臣也不敢有一处失礼之处,一番礼节下来,用了半个时辰有余。

    这一起都做完之后,韩邦奇引周梦臣到了后院。也就是横渠书院了。

    只是横渠书院的规模让周梦臣有一点点失望,大名鼎鼎的横渠书院,在周梦臣看来,还没有大同书院的规模大,虽然大学之大,不一定是规模之大,也是大师之大,但是规模大一点,还是好的,如果横渠书院这样,看校舍,满打满算也不过数百学生,又有什么用处啊?

    不过,周梦臣也没有表露出来,一番寒暄之后,在一片松柏包围的广场之上,周梦臣与韩邦奇,马理上座,其他人在外围或坐或立,讲学算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