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外王而内圣之道

    第六十七章 外王而内圣之道 (第2/3页)

   这一日讲学结束之后,第二日讲学,本来要换人。但是周梦臣的学问,新鲜且务实,很得关中学子爱戴。于是,还是周梦臣主讲。

    一连讲了三日。

    周梦臣这几年在儒学上并没有放松,甚至可以说下了死功夫。所以,在这种场合。周梦臣回答这么多人的问题居然没有出问题。

    总算是将架子给支撑起来了。

    而且关学一脉,也没有想过为难周梦臣的意思,更多是学术上的问题。对周梦臣来说,也算是温故而知新了。

    而在夜里,关学大佬们也在谈论周梦臣的学问。

    马理问韩邦奇说道:“你觉得,周梦臣的学说如何?”

    韩邦奇说道:“周梦臣的学问,大异于宋儒。看似承气学一脉,其实是自开一片天地,他走的路线,不是宋儒内圣而外王之道,而是外王而内圣之道。到底是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是却颇有可观之处,足够取长补短。”

    马理点点头,又摇摇头。

    韩邦奇说道:“马兄,可是我说得有些不对啊?”

    马理说道:“你说的浅薄了起来。你知道,周梦臣学问之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韩邦奇说道:“愿闻其详。”

    马理说道:“其实就是他那一套逻辑推导与做实验的套路,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但是却是一套扎扎实实可用的路子,我才听了几次,就蠢蠢欲动,想要尝试一二了。更不要说下面的学子们了。总是要验证一下,周梦臣的方法到底对不对。”

    “如果,走得通,哪里是自开一片天地,简直是为儒者开辟一条新路。后辈看周梦臣。估计也如我等仰望张子一般无二。”

    韩邦奇说道:“真有如此神奇吗?”

    熟悉的地方,并没有美景。周梦臣与韩邦奇混熟了,所以,韩邦奇对周梦臣远远没有外人如此敬重。他或许觉得周梦臣说得不错。却没有深入思考周梦臣这样说背后是什么?

    马理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长叹一声,说道:“王廷相有一个好弟子啊?有这个弟子,身后名也就不用管了,说不得,周梦臣今后,又一王阳明。”

    韩邦奇说道:“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周梦臣?”

    马理说道:“怎么应对?平常心即可。我们这两把老骨头,而今即便做出什么决定,下面的人也未必听话,就看他们自己选了。”

    韩邦奇也点点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